基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生物元素成像探析.docVIP

基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生物元素成像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生物元素成像探析

基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生物元素成像探析   摘要 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功能,也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亟需能在组织、细胞等不同水平上原位分析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建立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分析生物样品的方法。采用线扫描模式和较小的激光输出能量(   3.1剥蚀模式的选择 元素成像可采用点剥蚀模式(Spotablation)或线剥蚀模式(Lineablation)完成(图1)。在点剥蚀模式中,激光在样品表面每隔一定距离取一点剥蚀样品,重复操作直到激光采样的点阵覆盖整个样品。在此模式下,采集的数据真实反映每个采样点上的元素信息,激光光斑越小,采样点越多,得到的元素成像图的分辨率越高。而在线剥蚀模式中,在样品表面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条剥蚀线段,重复设置剥蚀线段,直到激光采样的线段覆盖整个样品。工作时激光沿直线连续剥蚀样品,此时,元素成像图的分辨率取决于激光光斑、剥蚀频率、线扫描速率,以及剥蚀线间的距离等条件 LAICPMS分析时,如果采用点剥蚀模式,在两个剥蚀点之间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等待质谱信号回到本底水平,才能进行下一点的分析。这样减少了有效质谱分析时间的比例,增加了元素成像分析所需要的时间。所以在本实验中,采用线剥蚀模式,并使用两种剥蚀参数分别应用于鼠脑切片和细胞样品(见表1)。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剥蚀参数的选择,最终得到的元素成像图在激光扫描的方向常会拉长变形,一般需要在最后处理过程中恢复原始比例 3.2激光能量的选择 与地质样品不同,生物样品的含水量较高,因此在剥蚀时,必须有效地控制剥蚀条件,既要实现完全剥蚀样品,又要避免用过高的能量剥蚀而使样品中的水大量汽化,造成样品不规则撕裂和严重的元素分馏。此外,在分析生物样品时,选择较低能量密度(   6FletcherJS,RabbaniS,HendersonA,BlenkinsoppP,ThompsonSP,LockyerNP,VickermanJC.Anal.Chem.,2008,80(23):9058-9064 7GaoY,LinYM,ZhangBC,ZouDX,HeMH,DongB,HangW,HuangBL.Anal.Chem.,2013,85(9):4268-4272 8WangHJ,WangM,WangB,MengXY,WangY,LiM,FengWY,ZhaoYL,ChaiZF.J.Anal.At.Spectrom.,2010,25(3):328-333 9BeckerJS,ZoriyM,MatuschA,WuB,SalberD,PalmC,BeckerJS.MassSpectrom.Rev.,2010,29(1):156-175 10HareD,AustinC,DobleP.Analyst,2012,137(7):1527-1537 11KonzI,FernandezB,FernandezML,PereiroR,SanzMedelA.Anal.Bioanal.Chem.,2012,403(8):2113-2125 12YANGHongXia,ZHAOLingHao,GAOJinXu,LIUWei,LIBing.ChineseJ.Anal.Chem.,2014,42(3):355-359 ?詈煜迹?赵令浩,高津旭,刘葳,李冰.HTK分析化学,2014,42(3):355-359 13FENGLiuXing,WANGJun.ChineseJ.Anal.Chem.,2014,42(4):536-541 冯流星,王军.HTK分析化学,2014,42(4):536-541 14KochJ,GuntherD.Appl.Spectrosc.,2011,65(5):155-162 15GuillongM,HornI,GuntherD.J.Anal.At.Spectrom.,2003,18(10):1224-1230 16GuntherD,HeinrichCA.J.Anal.At.Spectrom.,1999,14(9):1363-1368 17FeldmannJ,KindnessA,EkP.J.Anal.At.Spectrom.,2002,17(8):813-818 18LearJ,HareDJ,FryerF,AdlardPA,FinkelsteinDI,DoblePA.Anal.Chem.,2012,84(15):6707-6714 19SeumaJ,BunchJ,CoxA,McLeodC,BellJ,MurrayC.Proteomics,2008,8(18):3775-378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