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幅提升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措施.doc

大幅提升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幅提升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措施

大幅提升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措施   摘要:原州区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夯基础、惠民生,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经济社会;大幅提升;采取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2016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原州区人民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转作风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局面。2016年下半年,原州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区委的决策部署,针对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财政收入困难等问题,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切实巩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预计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5倍、1.3倍、2.3倍和1.5倍 1.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高标准建成4个万亩、6个千亩示范基地,带动全区种植蔬菜26万亩,通过农超对接、冷链保鲜、设立外销窗口等措施,产品打进广州、成都、香港及中东等国内外市场。建成西北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原原种年生产能力达到1亿粒,马铃薯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趋于完善。培育发展规模养殖园区56个、养殖专业村123个,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65万亩,全区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2万头、83万只,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2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流转土地总面积29万亩,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分别达到469家和72家。预计2016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1亿元,较2012年增长31% 2.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力度,实施“筑巢引凤”工程,依托清水河和圆德两个省级园区,先后引进招商项目105个,投资103亿元,25家企业跻身规上企业,打造了“亚雪”“金糜子”“庆原春”等一批宁夏著名商标,入园企业累计达到116家,实现产值17亿元。预计201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4亿元,是2012年的1.3倍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高起点规划发展全域旅游,加大旅游硬件设施投入,须弥山景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4A级旅游景区,着力打造沈家河水库湿地公园、姚磨休闲生态观光农业园等旅游重点工程。引进红宝宾馆、新华百货等大型企业9家,石嘴山银行、津汇银行落户我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成1个县级、11个乡级、140个村级电商服务中心(站),扶持润农电子商务等40家电商企业线上运行。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三营物流市场基本建成。预计2016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9.6亿元,是2012年的1.5倍 二、采取的措施 1.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真落实“1+21+153”脱贫规划,着力抓好金融扶贫,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确保全面完成28个整村推进村脱贫“销号”,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4万人的重要任务 2.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紧盯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导向与资金投向,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优化投资置业环境,狠抓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a达效。不断健全城乡流通网络,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新兴服务业,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力促马铃薯、冷凉蔬菜、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3.以统筹发展为导向,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投资互补、基础设施改造与产业培育同步推进,建设三营、黄铎堡2个小城镇和张易大店、开城和泉、彭堡姚磨3个美丽村庄,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和中心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强化“市区共建共管”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4.重民生抓统筹,确保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全面落实民生计划,扎实推进创业带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好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卫计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全面推行“134”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促进我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5.坚持改革发展,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全面落实“两个清单”制度,推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服务机制,打造“两优”发展环境。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规范的政府融资平台,通过争取中央专项基金、债券、PPP等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等,激活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