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李炳茂讲稿new重点讲义
用大中医思维治疗糖尿病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思想研究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首届名中医 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 李炳茂 教授 研究生导师 中医学的标准称谓是: 传统的中国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是教条的照搬古代方药。 中医学在起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始终就是吸取了各个时代、各个学科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方法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 《黄帝内经》引进了《易经》的阴阳分析理论应用于医学科学,完善发展了阴阳理论的思维模式。 中医学的学科兼容性非常广泛,涉及古代哲学、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炼丹制药、心理学等许多学科 。 中医认为望诊是首要的诊断方法,所以《难经·六十一难》称“望而知之为之神”。 《灵枢·本脏篇》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黄帝内经》就认识到感染热病后“口燥舌干而渴”,继而“舌上黄身热”,病危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 敖氏著《金镜录》论伤寒舌诊 申斗垣的《伤寒观舌心法》则集当时舌诊大成 梁玉瑜的《舌鉴辨证》载图149舌,对舌诊论述非常详细 望诊还包括望面色、望神气、望形态、望头颈五官九窍、望皮肤、望脉络、望排泄物和分泌物等,都是由偶然发现到理论的升华,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中医望诊理论体系。 古人只能用肉眼直接观看身体的各部位而望诊。后来发现眼镜能矫正视力,对近视或花眼者能看的更清。这眼镜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不论是高官还是平民,都在用着,没有任何的非议。 再后来逐渐有了放大镜,也普遍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明了显微镜,能看更细小的东西,甚至能看清细菌和病毒。 又发明了内窥镜,能看体内的病变情况,对气管、消化道、腹腔、胸腔、关节腔等内里的疾病都能诊断清楚。这内窥镜还是用的光学镜片,不过又接了管子而已。 以及现在普遍使用的X光、超声、核磁共振、红外线等透视、扫描、成像技术,对全身各个器官,包括骨骼都能扫描清楚。只是借助了射线、声波等物理工具罢了。所有这些现代医技检查方法,都属于中医诊断的望诊范畴,并非一些人认为的只属于西医应用的工具。 你能说出眼镜、放大镜、显微镜、内窥镜哪一种不能用吗?界限在哪个工具呢?基础理论、思维方式可分为中医和西医,医学诊断检查中的物理工具可没有区别。 所以应该有胃镜下的病理辨证、眼底镜下的病理辨证等微观的、病理性质的辨证方法。和影像学的辨证方法等。通过宏观与微观的全面诊断,使中医对病症的定位、定性以及定量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诊断的结果也更加准确可信。 中医的诊断将不再局限于辨证,还包括辨病,乃至于对亚健康状态的预见性诊断和调整。我们中医在两千年以前就主张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治未病”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我们利用设备检查,还是望诊,不过是借助了镜子、管子、射线、声波等物理工具罢了。这样望诊是眼睛延伸的望诊,是诊断方法的改进,正是大中医思想的体现。 大中医思想是本来的面目;不能是目前萎缩的局面。 《三国志》记载华佗在中药麻醉下开展腹部手术“断肠、湔洗、缝腹”,以及给关羽治骨伤,欲为曹操做开颅手术治疗“头风病”等等。 华佗不但重视疾病的治疗,还重视运动、健身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促进疾病恢复的功能锻炼。华佗创立编排“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肢体活动锻炼人的体质和肢体的活动功能,实开外科手术、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先河。 几十年前,毛主席的白内障手术也是我们的国医大师唐由之先生用金针拨内障方法实施的。如果今天给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我们的国医大师也可能结合超声乳化等方法。这些方法只是应用的物理工具,医疗设备没有中医或西医的属性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所以中医的二元阴阳理论是宏观无限包容、微观无限分割的 。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推之可十,十之可百;推之可千,千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 阴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中有阳。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无限分割,以至无穷。也就是说,宏观到天文、地理,微观到细胞、基因,都是中医学研究和应用的范畴。 我在《健康报》2009年11 月2 日发表了一篇文章 “不能再让中医类研究生彻骨痛苦了” 中医理论不仅是整体和宏观的,更重要的是中医在阴阳理论的指导下,同样具有微观分析的特性。只有掌握了中医学无限分割、无限微观的理论,并且应用到临床当中,利用微观、细胞、基因层面的研究成果,推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olidWorks入门教程很全面课件.ppt VIP
- [生理学]消化与吸收精选.ppt VIP
- 专题21.2 二次函数的图象【八大题型】(举一反三)(沪科版)(原卷版).docx VIP
-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5张PPT)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某省2025年全省广播电视技术大赛(调幅专业) 试题 .pdf VIP
- 公路桥梁工程高处作业安全培训.pptx VIP
- PKPM软件说明书_筒仓结构设计软件SILO.pdf VIP
- Q OKTW 023-2016_汽车起重机 企业标准.pdf VIP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及答案汇编.docx VIP
- 【知识专讲精研】高中日语基础写作:-私の部屋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