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威尔第《安魂曲》音乐史学探析
威尔第《安魂曲》音乐史学探析 摘 要:达尔豪斯认为, 音乐史的重点并非在于文献的反?椭亟ǎ? 而是基于理解作品。围绕作品的作曲家生平、演出机制、社会审美等等一起形成了音乐的史实,本文根据达尔豪斯的结构史观,通过分析威尔第《安魂曲》的音乐文本、作者生平以及当时的社会审美和演出概况等来阐释威尔第的创作意图和当时宗教音乐创作的一种情况
关键词:达尔豪斯 结构史 安魂曲 19世纪宗教音乐
什么是音乐史的事实?“音乐的作品以及其演出,写作这些作品的作曲家的生平事实,作品运作于其中的建制,时代的美学观念和维持音乐体裁兴盛的社会阶层”这些都是事实,并组成了一部音乐史。然而历史的文献与事实是确实存在差距的,尽管它的编撰者力图获得历史的真相,但严格来说,文献史料由于作者这样那样的主观原因无法还原历史真相。对于音乐史来说,“音乐作品……属于史学家手中的当今, 是史学家能接触到关于音乐史过去的直接残余。它们作为属于当今的美学对象, 与文献、证据一起构成能与过去对话的第二手史料。”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作曲家的创作本意分析也应该基于作品,从作品的题材、体裁、结构及更一步的写作手法来了解作品的真意
一、安魂曲的角色转变
安魂弥撒曲简称安魂曲,又称“追思曲”、“慰灵曲”,是天主教在悼念死者的祭奠仪式中演唱的一种合唱套曲。因唱词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开头(第一句是“主啊,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故称为安魂曲。我国天主教会一般将其翻译为追思曲
安魂曲作为教堂弥撒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天主教以音乐体现信仰的象征之一,然而随着西方社会对宗教态度的转变,作为宗教仪式而存在的安魂曲也势必受到影响。张己任在《安魂曲综论》中将安魂曲的创作分为为神而作、为(别)人而作和为自己而作三大类,分别对应音乐史的四个阶段: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至浪漫主义时期和 20 世纪以后。 尤其是19世纪之后,西方音乐的专业创作进入了“个人化”创作的时代,诸多社会思潮对宗教的冲击使人的宗教信仰也进一步衰落,宗教仪式的约束逐步放开,作曲家对于“个人化”的追求就不断地体现在宗教作品中――如歌词的选用,对既有结构的删减等等,社会化生产和市民音乐生活的转变使得不少宗教作品开始由教堂转移至音乐厅演出,从严肃的不可侵犯的宗教象征转变为艺术化的商品
二、威尔第《安魂曲》的音乐分析
1.结构与风格
传统的安魂曲结构一般由8段经文组成,分别是安息经(Requiem)、慈悲经(Kyrie Eleison)、继叙咏或末日经(Dies Irae)、奉献经(Offertorio)、圣哉经(Sanctus)、降福经(Benedictus)、羔羊经(Agnus Dei)、圣餐经(Lux Aeterna)。其中末日经分成9个部分。威尔第在自己的《安魂曲》中将《降福经》删去,安息经与慈悲经合并为一个乐章,又在《圣餐经》之后加入了一段赋格曲《拯救我》。然而《末日经》得到了完整的保留,不仅如此,威尔第将《末日经》的九个分曲通过一段“末日审判”音调统一成一个整体,篇幅占据整部作品近四成
这段重要的“末日审判”音调在第一分曲《最后的审判》开始时用空拍隔开的全奏,合唱的凄厉的半音下行和暴风雨呼啸般的乐队将末日审判,天神震怒众生惊恐的场面表现出来
谱例1 《最后的审判》合唱部分的“末日审判”音调
之后的用相对安静的风格持续描述人类恐惧,直到第三分曲《书已写成》,这是《安魂曲》中第一个结构完整的独唱曲。风格类似于歌剧中的咏叹调。女高音演唱宣叙性音调时,乐队不时地以“末日审判“音乐的动机片段对她进行烘托,随后“末日审判”音调第一次完整重复
谱例2 《书已写成》中“末日审判”动机
在“末日审判”音调的狂风暴雨后,四至七分曲又开始出现时而祈求宽恕时而歌颂上帝的情绪,而第八分曲《从被诅咒者》“末日审判”音调再次在A段的重复中出现,这一分曲的结构是ABACBCode,区别于A呈示时乐队的简短急速的音型在长音处予以衬托的动机片段,当A再现时,乐队发展得更为完整,配合着歌词所唱“该下地狱者都被驱逐,并被赶入烈焰中”,定音鼓猛烈的敲击,弦乐和木管极速地级进流动,描绘出《最后审判日》黑暗恐怖的景象,之后“末日审判”音调再一次插入,完整重复,贯穿了整个第二乐章
谱例3 《从被诅咒者》A段呈示中的“末日音调”动机片段
谱例4 《从被诅咒者》A段再现时乐队中的“末日音调”
传统安魂曲的一大弱点就是乐章之间的结构力较弱,章节之间的联系较少,而威尔第运用“末日审判”音调将庞大的第二乐章整合成了一个整体,更让人惊异的是在整部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拯救我》中“末日审判”音调第三次重复,显然“末日审判”音调已经作为了一种类似于“主导动机”一样的乐思为威尔第所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2021年版)文字版.docx
- tc helicon voicelive人声效果器中文说明书.pdf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VIP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docx
- 2024年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库题库.docx VIP
- 电力安装三方合同协议书.docx
- 2025年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pptx
-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pdf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