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自学目标启示
●知识要点跟踪
1.
图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法商讨
●知识系统概述
中华民族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成就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我国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金文”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称“大篆”,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夏、商、西周的天文、历法和医学,处于当时先进水平,古书上关于夏朝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的最早的记录。
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楚辞”,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知识结构图表
●学习方法探究
1..日;指事字上;会意字林;形声字渭。
(2)文字演变表:
汉字萌芽 汉字起源 汉字形成 汉字发展 刻画符号(半坡彩陶) 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甲骨文 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同步创新训练
1.商朝时,人们把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
A....................................
回答:
(1)诗的作者是何时代的?他写这句诗意思是什么?
(2)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相传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是为纪念这位作者,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热爱?
11.下图是“马”在文字演变过程的变化,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再翻阅点儿其它材料,讨论、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简单叙述一下我国汉字发展的过程。
(2)怎样认识汉字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2.下图是课后“活动与探究”中的看图猜字,你能理解它们表达的意思吗?
●自设创造
学会命题,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创造。题型、难易、数量,以留下创设的空间。
提示:参考本课训练试题,可以用夏历与“钟鼓之乐”创设两个选择题。
走进第二课堂
●秘闻轶事
谁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
一般的说法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清朝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其实,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前,天津的王襄和孟定生就发现了。
1899年王懿荣说他因患疟疾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购买中药时发现了刻有符号的“龙骨”才引起注意的。
“龙骨”成为中药,据说是清朝光绪初年一位剃头匠李成说的。当时他身患疮疥,无钱买药,便将河边的甲骨捡来碾成细粉,敷到疮上,没想到它能吸浓水,疮也好了。他还做了个实验,在手上划了道小口子,敷上骨粉,血也止住了。更为神奇的是他把稻草濡以唾沫,横放在甲骨上,稻草竟慢慢转为竖向,所以把甲骨神化了,称为“龙骨”。药店也将药材收购起来。
王懿荣发现“龙骨”上的符号,与他研究的铜器铭文很相似。于是,他把药店里所有的“龙骨”都买了回来,经过考证,终于发现了“甲骨文”。“龙骨”成了文物,价格暴涨起来,卖到每字白银2两,安阳小屯从此掀起挖“龙骨”的热潮。因此,王懿荣被认为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
天津人王襄对古文化很有研究,孟定生是当时天津的著名书法家。1898年,潍县古董商范寿轩来王襄家,谈到河南汤阴发现刻有符号的长条龟甲、兽骨等,引起了王襄和在他家的孟定生的重视,他们认为这很可能是一种古简,让范设法搞些来。
第二年,范寿轩果然带来一批甲骨来。王襄精心研究,认为甲骨上的符号是一种文字,并指出这是商朝的卜骨,其文字是卜辞。范听了视为珍宝,索取高价。王襄和孟定生无力购买,只买了些碎片。后来,范到北京,将大片甲骨卖给了王懿荣。王襄在其《题易稆园殷契拓册》一文中也记载了这一过程。所以,就此而言,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应是王襄。解放后,王襄曾任天津文史馆馆长,1965年去世后,家人将全部甲骨和积稿献给国家。
●史海拾贝
端午节与诗人节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博学多才,但不得重用。楚怀王,只让他担任不重要的三闾大夫,后又将他放逐到汉水上游一带。顷襄王继位,又遭陷害,被放逐到江南更远的地方,但他热爱祖国,对振兴楚国的信念没有变。一天,一位老渔夫问他如何沦落到这个地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我被放逐。”渔夫劝道:“既然世界一片混浊,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屈原坚定地回答:“我宁可自沉湘江,葬身鱼腹,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