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胜景山河:中华美酒在湖湘
提起湖南,人们便会想起“湖广熟、天下足”,此地物产丰饶,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粮仓和文化繁荣之地。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城头山遗址是湖南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古迹,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稻作农业、宗教文化和城市文明,考古发现证明,这里就是中华文明的最早源头。
湖南嘉禾,“《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洲之人,乃知谷食。”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湖南耒阳,《衡湘稽古录》云:“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耒山。”于是,湖南揭开了中国农业史浩浩史册的第一页。
粮食之精华善酿为酒,自古农业发达之地,必为美酒之乡。诗有云:“自古湖湘出美酒”!湖南历来就是中国美酒地理的地标所指。此地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大。并且湖南处于北纬30度世界公认的酿酒带上。三湘大地酿酒历史的悠久,更说明了此地具有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
千百年来,淳朴尚义、勇敢尚武的湖湘儿女,以酒为礼,以酒会友,以酒论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湖湘文化,也造就了湘酒和湘菜的风行中华。
在上古湖南北部洞庭湖区,一直流传着黄帝铸鼎盛黄酒祭天的故事;另有舜帝饮巴陵黄酒凭兴张乐,令湘妃思君落泪成斑竹;夏禹以巴陵黄酒慰劳治水之百姓,首次征服波澜壮阔的洞庭与长江之说;还有汉武大帝千里派将,来君山岛求取长寿黄酒的典故,今尚有“酒香亭”为证;更有传说,因为巴陵黄酒,才演绎了柳毅传书、与小龙女结为伉俪的千古佳话;李杜闻巴陵黄酒而作诗,招吕洞宾三醉岳阳而留下“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的传奇故事;明进士魏允贞为谢巴陵黄酒给自己带来好运,登楼凭湖而作“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的千古绝唱。
湖南南部地区,公元前202年,酃县县治附近居民善酿美酒,被后世谓之酃酒;公元280年,司马炎建立西晋,举行开国大典,荐酃酒于太庙。约公元282年,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著《吴都赋》,书中描写湖南酃酒非常盛名,如:“飞轻觞而酌酃醁”。约公元290年,西晋大文学家张载为酃酒写《酃酒赋》,这是我国历史上为名酒作赋的最早文献资料。公元6世纪,北魏郦道元的著名地理名著《水经注》卷三十七准确地记载了酃酒的产地和酃酒之美:“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资以给,酿酒甚美,谓之酃酒。”约公元630年,唐太宗盛赞酃酒之美:“酃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公元646—648年,唐房玄龄等21人修《晋书》,书中记载了酃酒自晋代就开始为贡品的历史:“武帝荐酃酒为太庙”。公元1060年,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同宋祁等人撰《新唐书》,书中记载了产自湖南的酃酒是美酒。
湖南西部之湘西,自古素有“醉乡”之称,而横穿湘西的母亲河酉水素称“酒河”,因酉氏族居住而得名。酉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即为坛的象形,在与酉相配的文字中大多与酒有关,如造为酝、酿,买为酤,敬为酬、酹、酌、酢,畅饮为酣,狂饮为酗,醉为酕、醺、酩、酊,酒之色为配,酒浓为酷、酽、醇,甜为醴,毒为酖,器为尊等等。这足以证明中国古代酿业异常发达并与酉字休戚相关。据秦简《日书》等古文献记载:“酉”之为“酒”,“酒”从“氵”(水)从“酉”,酉日“渍米为酒,酒美”等。从云梦《睡简》(甲、乙种)得知古字“酉”之为“酒”,与许慎《说文》中“酒从‘氵’(水)从‘酉’”相契。《汉书·地理志》曰:“充,酉原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水经注》云:“酉江,大禹治水九江之一”。可见酉水名称之古老。云梦秦简(甲种)记载:“丙丁有疾,王父为崇,得之赤肉、雄鸡、酉(酒);“毋以酉台(始)寇(冠)带剑,恐矢兵,可以渍米为,美”。可见酿术在战国时已在楚地广泛运用。酉人发明醴后,后人便以酉人或里人、醴人等相称以示尊贵。酉水流域分属湘、黔、川(渝)、鄂边区的武陵山地,为酉人的世居地,秦汉以来封建王朝对湘西各地的管制常以“酉”、“醴”等字置名,至今武陵山区以“酉”字命的河流山川及地名不计其数。相传大禹治水时,为苗民改善了水稻种植条件,苗民用酒敬奉大禹,初时大禹也深感酒美,但仍对苗民心存戒意(汉籍记为:“蠢兹有苗,昏迷(饮酒)不恭,侮慢自贤,反败道德。”),不久便下了“禁酒令”。于是,便有了《战国策·魏策》云“昔者,帝令女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的说法。酉水河畔龙山县里耶镇战国古城、古井和秦简的惊世发现,让历史上辉煌的湘西文化重见天日。特别是出土36000余枚先秦简牍的 “中华第一井”,被专家誉为“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同时,在酉水流域的龙山县里耶战国古城遗址、里耶大板商代文化遗址及东汉古城遗址、魏家寨西汉古城遗址及古墓葬群,古丈县河西镇白鹤湾战国楚墓群,保靖县清水坪镇古墓及酉水河段的崖墓葬群,保靖县“四方城”古城遗址古墓群中,均出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