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原古代的书院教育
????2012年10月25日??文章浏览次数:16 资源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 中原书院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文化教育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从唐代东都洛阳创设第一所书院起,到清末中原各级各类书院改为学堂止,1100余年间,河南各级各类书院对传播中华文明和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开元十二年(724),玄宗诏令在东都洛阳明福门外修建“丽正书院”,这是中原最早的书院,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两所书院之一。当时的丽正书院,集藏书、古籍校勘、举荐人才、学术研究等功能为一体,是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和全国学术研究中心。其建立开创了各级各类书院兴起的先河,为以后书院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北宋初年,全国书院兴起,最著名的有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等六大书院。其中,中原的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是当时全国办得最好的两所书院,可见当时京畿地区书院教育的发达及其在全国的突出地位。 应天府书院的历史可上溯到后晋。后晋虞城人杨悫在今商丘县城西北隅创办南都学舍,教授生徒。杨悫去世后,其弟子戚同文继承了老师的事业,一心扑在学舍的教育上,深受乡人爱戴。南都学舍当时名闻天下,学子不远千里而至。10余年间,戚同文的弟子先后有100多人参加宋初的科举考试,“登第者五六十人”。大中祥府二年(1009),原南都学舍的学生曹诚捐银,就原学舍旁增建学舍150间,藏书1500卷,生徒甚盛。宋真宗下诏赐额“应天府书院”。景祐二年(1035),宋仁宗又赐应天府书院学田十顷,名为应天府学,成为地方官学。 宋代中原的另一座著名书院是位于登封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又称太乙书院。宋太宗至道二年(996),改太乙书院为太室书院,宋廷赐“太室书院”匾额。景祐二年,仁宗诏改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兴盛时,生徒数百人。宋代著名思想家程颢、程颐自幼就读于嵩阳书院。此外,程颐还在洛阳城南鸣皋镇建立了伊皋书院,在此著书讲学,著名的“程门立雪”的典故即发生在这里。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为邓州知州,次年在邓州创办花洲书院,聘请名师执教。他自己也经常到书院讲学,使花洲书院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书院。 宋代京畿地区的应天府、嵩阳、花洲、龙门、百泉、和乐、伊皋等为当时河南七大书院。此外,还有东京(开封)的二程书院、信陵书院,洛阳的河洛书院、嵩洛书院,睢州的道存书院,陕州的砥柱书院,罗山的龙池书院,正阳的奎林书院,西平的文城书院,桐柏的桐淮书院,许昌的西湖书院,鄢陵的尊文书院,延津的育英书院等。宋代书院遍布中原各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读书士子,培养了大批人才。此时的各级书院还重视和提倡讲学的风气,为发展我国古代教育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宋代中原书院有几个突出特点。1.最早的著名书院多是由家塾性质的个人办学发展到私学,由政府赐额、赐田、赐书,最终由政府正式批准。书院与官学不同,最初由私人出资或乡绅共同筹资兴办,政府以赐田的形式予以赞助;书院也不同于私学,私学完全是学有所成的儒者个人行为,书院则受政府松散的控制。2.名师巨儒创办书院、主讲书院。范仲淹之于应天府书院、花洲书院,程氏兄弟之于嵩阳书院,程颐之于伊皋书院,都是名儒创办书院的范例。3.藏书、刊书盛行,学术气氛浓厚,书院成为各地文教活动的中心。4.书院生徒可以流动,不受地域、学派限制,体现出自由开放的教学原则。5.创新进取,追求新知。范仲淹是应天府书院毕业的著名学者,38岁起和50岁后又两次主持应天府书院,是他首创了追求新知、创新进取的一代学风。北宋三大唯物主义思想家李觏、张载、王安石;三大教育家孙复、胡瑗、石介;三大军事家和战将庞籍、文彦博、韩琦;三大现实主义诗人石延年、梅尧臣、苏舜钦;三大诗文改革家穆修、尹洙、欧阳修;四大进步政治家富弼、余靖、蔡襄、叶清臣等,都是范仲淹的学生,长期受到其师的赏识、奖掖与教诲,并较好地继承了老师的思想。 元代对书院采取提倡、扶植和加强控制的政策。此前,金代政府统治中原后,中原成为宋金必争之地,其各地的书院遭到不同程度的摧残和破坏。就读于书院的文人、士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的中心随之南移。元代中原书院见于史书方志记载的共37所,其中著名的书院有11所:睢阳(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百泉书院、花洲书院、龙门书院、伊皋书院、浍滨书院、志伊书院、颍谷书院、崇义书院和诸葛书院。由于姚枢、赵复等著名汉族儒家学者的竭力倡导,共同努力,元代中原书院培养出一批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及政治人才,如许衡、许有壬、郑廷玉、王恽、马祖常、钟嗣成、滑寿、宋讷等。 明代初叶,政府重视官学,提倡科举,中原书院发展缓慢。明代中叶,科举弊端日渐显露,教育趋于空疏,官学逐步变成科举的附庸,书院逐渐兴盛。河南省城开封率先兴建书院,省督抚于天顺五年(1461)创办大梁书院,省提学副使于成化元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德育动漫人物解读001闵损芦衣.doc
- 中华成语千句文全文 (3).doc
- 中华成语解释讲义(薛长超整理,只为方便您的学习).doc
-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doc
- 中华新侨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留学程序.doc
-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doc
- 中华流传十大吉祥图.doc
-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方案.doc
- 中华聂氏分布集萃.doc
- 中南大学全校性选修课选课小贴士.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