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标权司法保护讲稿--上海卓冉律师事务所 谢兵
上海卓冉律师事务所 主任 谢兵 主要话题 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判定的原则和方法 合理使用—商标侵权的抗辩 驰名商标的司法保护 商标合同纠纷若干问题 商标行政纠纷案件 商标与商标、商标与其他权利冲突的司法保护问题 程序性问题 民事责任 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法第52条:(五种)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相同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注册人的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 (五)给他人的注册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商标法实施条例50条(二种) 商标司法解释第1条(三种) 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法实施条例50条(二种) (一)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二)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商标司法解释第1条(三种) (一)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行为。 (二)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的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三)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商标侵权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商标使用行为还表现为如下方式: 1、将他人的注册商标作为其图书名称或者名称的一部分使用; 2、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药品名称; 3、将他人注册商标分开分别申请注册并联合使用; 4、在楼盘广告中突出使用标有他人注册商标的物品; 5、商标权人未将注册商标实际使用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仅仅将其注册商标转让给他人; 6、商标权人实际使用的商标与取得注册的商标存在一定差异; 7、服务商标的具体使用方式 8、计算机软件商标的使用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第一、首先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 第二、确定被控侵权对象,包括被控侵权的商标和该商标所使用的商品; 第三,判断被控侵权的商标和该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注册商标及其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相同和类似。 在进行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的判断时,主要涉及对相关公众、商标近似、类似商品等基本概念或者事实的界定,以及对商标侵权行为认定的原则和方法。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相关公众: 《商标解释》第8条: “商标法所称相关公众,是指与商标所标识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和与前述商品或者服务的营销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经营者。” 《联合建议》第2条第2款(a)项:相关公众应包括但不必局限于:(一)使用该商标的那类商品和/或服务的实际和/或潜在的顾客;(二)使用该商标的那类商品和/或服务的经销渠道中所涉人员;(三)经营使用该商标的那类商品和/或服务的商业界。该联合建议的解释性说明第2.11指明,该条列举的三类相关公众,只是说明性的,因为除此之外,还可能性存在其他相关公众。 《驰名商标认定的保护规定》第2条第2款规定:相关公众包括与使用商标所标示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生产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以及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商标相同与商标近似的判断 司法解释第9条: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相同,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二者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类似商品和服务的判断 商标解释第11条: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类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其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类似服务,是指在服务的目的、内容、方式、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服务。该条第三款规定,商品与服务类似,是指商品和服务之间存在特定联系,容易使相关公众混淆。 分类表、区分表的作用 商标解释第12条:认定商品或者服务是否类似,应当以相关公众对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