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楼道文化名言故事选编
楼道文化名言故事选编
一、 仁
(一)名言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2 、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 【清】张英
《聪训斋语》
3、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 《朱子语类》
4、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5、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 【宋】程颢、程颐
《河南程氏遗书》
6、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 【清】魏源《偶然吟》
7、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8、仁者必克己,克己则公,公则仁,仁则爱。—— 【元】许衡《鲁
斋遗书》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0、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
用。—— 【明】王守仁《传习录》
(二)故事
1、大禹下车泣罪
2 、孔子问人不问马
3、秦西巴释鹿
4 、周处除三害
5、庾亮不卖凶马
6、成汤网开三面
7、虞芮评理文王
8、仁者无敌
9、秦穆公亡马
10、仁义胡同(桐城三尺巷)
11、点石成金
12、王烈德教
二、 义
(一)名言
1、义者,行而宜之,合于道则谓义。—— 【宋】胡瑗《周易口
义·说卦》
2、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矣;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孟
子·尽心上》
3、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4 、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宁渴而死,不饮盗泉。—— 【明】王廷陈
《拟矫志篇》
5、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宋】苏轼《前赤壁赋》
6、义死不避斧钺之诛,义穷不受轩冕之荣。—— 【汉】刘向《新
序·义勇》
7、见利争让,见义争为,有不善争改。—— 【隋】王通《中说·魏
相》
8、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弛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
担。—— 【明】洪应明《菜根谭·修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10、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三
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
(二)故事
1、义姑退兵
2 、冯谖焚券买义
3、宋弘不违义
4 、荀巨伯大义救友
5、公仪休拔葵去织
6、楚昭王悯民
7、鲁仲连辞封
8、管仲拒宴
9、叶澄衷拾金
10、江上老人义救伍子胥
11、义商刘淮
12、虞孚卖漆
三、 礼
(一)名言
1、礼者,敬而已矣。—— 《孝经·广要道章》
2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论语·颜渊》
3、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 《大戴札
记·劝学》
4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礼记·曲礼
上》
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
语·卫灵公》
6、对忧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 【明】吕坤
《呻吟语·应务》
7、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
8、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 《朱子
类》
9、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 《礼记·坊
记》
10、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
子·修身》
(二)故事
1、曾子避席
2 、负羁馈璧
3、鲁昭公行礼
4 、张良拾鞋
5、千里送鹅毛
6、一文钱丢官
7、孟子“去妻”
8、子亢止殉
9、曹操礼待许攸
10、齐国国君无礼惹祸
11、李绩焚须
12、孟母三迁
四、智
(一)名言
1、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清】王夫之
《船山思问录·外篇》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荀
子·劝学》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
庸》
4、行而后知有道。—— 【清】王夫之《船山思问录·内篇》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6、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语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