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专题:
成语的正确使用
[知识网络]
成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指语言现象中常用而又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结构凝练而富于表现力。成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古代寓言故事凝缩成的。这类成语和寓言一样,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者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常带有劝解或者讽刺的意味。如:滥竽充数、狐假虎威、螳臂当车、鹬蚌相争、与虎谋皮、杞人忧天等。
2、从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凝缩而成。这类成语经常用来说明某种道理、某种认识或者某种境遇。如:卧薪尝胆、毛遂自荐、风声鹤唳、三顾茅庐、完璧归赵、请君入瓮等。
3、古代作品中的语句习用为成语。这类成语,有的是作品中的原话,有的则是经过加工,经过简缩而成的。如:一鼓作气、舍生取义、知己知彼、庞然大物、扑朔迷离、诲人不倦等
4、来自群众的口头语。语言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成语仍会不断出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如:三长两短、十拿九稳、人山人海、有气无力、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等。
恰当地引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使文章言简意赅,并增加表达的广度和深度。反之,则容易产生误解,甚至闹出笑话。但由于成语的结构固定而类型又多种多样;表达一个整体的意义而意义又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大量成语源于我们初中生不大了解的古代典籍,所以,正确使用成语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丰富词汇。学会结合语境,结合说话的场合、对象、语体、情景、题旨、词语之间的呼应情况选用成语。只有这样,在应试时我们才能驾轻就熟,准确辩识成语字的书写规范,找错字,改错字成语中的重点字解释成语,语意的静态、动态解释成语词汇量储存的考查 ②与日俱增 ③相形见绌 ④姹紫嫣红
04年山东烟台卷
许多成语源自古诗文。源自《<论语>六则=,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 。源自《曹刿论战》,表示趁热打铁、一气呵成的成语是 ;源自《桃花源记》,借指与世隔绝、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理想地方的成语是 。(3分)
答案:不耻下问或三人行,必有我师,一鼓作气,世外桃源
04年福州卷
写出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再另选一个历史人物,并写出相关的成语。
(1)吕蒙——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
(3)项羽——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
(1)刮目相看(待)(吴下阿蒙) (2)三顾茅庐(鞠躬尽瘁) (3)四面楚歌(破釜) (4)示例:曹刿——一鼓作气 陈胜——揭竿而起(鸿鹄之志)
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这些考题,有的考查音,有的考查意,更多地将音、形、意综合起来考查;有的将成语与名著阅读,课文的背诵与积累结合起来考查,题型多样,灵活多变。但所考成语都是平时里常见的,并不偏、难。所以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复习这一知识点时,再在下面这些方面特别注意并加强训练:
1、成语读音和写法的规范化;如03年温州卷和荆州卷中的考题。
2、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如:03年天津卷和04年荆州卷中的考题。
3、了解一些成语的出典。如:04年烟台卷和福州卷
3、要了解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场合和用途;如04年襄樊卷的D项,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来就不是人工所为,而是大自然自己的“鬼斧神工”。
4、要熟悉成语的语法功能和搭配特点;如04年襄樊卷的B项。“诲人不倦”本身是个动词,不能用在定语的位置上。
5、对义近形似容易混淆不清的成语要注意辨析;如04年襄樊卷的A项,应为“无可救药”,它与“病入膏肓”义近而容易混淆。
[妙题解说]
1、04年广东河源卷
成语接龙。(2分)
八面来风→风调雨顺→ → → →
示例:顺藤摸瓜一瓜熟蒂落一落花流水一水落石出。
解说: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成语的掌握更是如此,这一道成语考题,看似简单,却新颖别致,不死板的考某一个成语,考查的就是平时的积累,体现的是过程与方法。
2、04年宜昌卷
胸无成竹的快乐
文/冯骥才
①友人见我伏案作画,便说凡事不能两全,你不如“弃文从画”算了。我问何故“弃文从画”而不“弃画从文”?
②友人说:看你――白纸铺案,信笔挥洒,水墨淋漓,浓淡相渍,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