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咨询师三级---第二章社会心理学题库分析
1879年
1897年
1908年
1924年;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
社会知觉
社会观念;习惯行为
社会行为
群体心理
社会互动;行为
个体
个体所处的情境
函数关系;社会因素
现实生活
周围环境
即时情境;他的情绪状态
他过去的经验
他的个性特征
他所处的情境;社会认知
社会意识
社会规范
社会刺激;个体层面
人际层面
群体层面
社会层面;个体层面
人际层面
群体层面
社会层面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哲学思辨阶段
学派时代
实证分析阶段
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下半叶
20世纪20年代
19世纪上半叶
18世纪末;遗传和环境
社会分层
本能和教育
人性;19世纪末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19世纪中叶;观察
实验
思辨
归纳;19世纪初
19世纪中叶
19世纪末
20世纪20年代;纯理论研究
经验研究
实验室研究
哲学思辨;不用干预
进行一定的引导
进行干预
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密切地联系社会现实
社会心理学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纸笔法
量表法
访谈法
档案法;统计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档案法;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
要取得成功,访谈者必须创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
访谈法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问卷的标准化程度高
问卷法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信息
问卷涉及的问题应该尽可能广一些,要弄清被调查者的所有信息
问卷设计要遵守非歧义性原则;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更加真实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或唐突感
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目的性原则
??面性原则
非暗示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观察法
实验法
档案法
内容分析法;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
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
档案法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法
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F.奥尔波特
勒温
特里普力特
麦独孤;F.奥尔波特
勒温
特里普力特
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不存在所谓的“生态学效度”问题
实验室实验的结果不能任意地推广到现实情境中
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一定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
20世纪70年代出现“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原因,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解释力较弱;华生
班杜拉
勒温
奥尔波特;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联想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观察过程、学习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模仿过程、外部强化过程、内部强化过程、巩固过程;霍曼斯
布劳
埃莫森
蒂博特;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成功命题
刺激命题
价值命题
剥夺--满足命题;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
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
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潜意识
生本能与死本能
力比多
集体潜意识;认知能力
完整的人格
恢复信心
调整他们的情绪;弗洛伊德
霍妮
沙利文
荣格;文化因素
环境
遗传因素
力比多;环境因素
人际关系
认知能力
情感;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马基雅维里
柏拉图;生理健康的人
社会人
心理健全的人
成年人;继续社会化
终身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
再社会化;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成年期的社会化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
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家庭
大学
杂志
观念;早期社会化
语言社会化
性别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国家形象阶段
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国家认同阶段
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社会地位
社会认知
社会情感
社会意识;表现型
功利型
自由型
创造型;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角色内冲突
角色失调
角色不清
角色间冲突;角色间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内冲突
角色失败;主我
客我
镜我
社会自我;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