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郑德军).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始得西山宴游记(郑德军)

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读准字音 1.僇人(lù)       2.施施而行(yí) 3.茅茷(fá) 4.衽席(rèn) 5.岈然(xiā) 6.垤穴(dié) 7.攒蹙(cù) 8.颢气(hào) 9.引觞(shānɡ) 二、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       同“戮”,刑辱 2.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同“趋”,往,赴 三、读清句读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三、古今异义 1.漫漫而游 古义:漫无目的 2.攒蹙累积 古义:重叠,积压 今义:层层增加,聚集 3.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古义:两个词。凡,所有。是,代词,这个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这样以后 5.颓然就醉 古义: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 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6.游于是乎始 古义:从此,从这时;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日与其徒上高山   每天 (2)箕踞而遨 像簸箕那样 2.名词作动词 (1)卧而梦 入梦,入睡 (2)故为之文以志 写文章;(二)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1)萦青缭白 青山,白水 (2)穷山之高而止 最高点,顶点 (3)自远而至 远处 2.形容词作动词 穷回溪 穷尽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始指异之 以……为异,感到奇异;(三)数词活用 数词作名词 四望如一 一体;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也”表示判断,注意“是”是代词“这”) 译文:这年是唐宪宗元和四年。 (二)被动句 皆我有也。(语意被动) 译文:都被我游览过了。;(三)省略句 1.(余)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余”) 译文:由于(我)在法华寺西边的亭子里坐着。 2.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 译文:才指点西山并且感到它的奇异。 3.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译文:就住在这个州。;(四)定语后置句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有异态者”为“山水”的定语,后置) 译文:只要这个州的有特点的山水景致。;五、研习文本,评价思想 1.文题“始得西山宴游记”如何理解?(2班李旺等/5班焦岳等) 2.作者为什么说“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2班杨宇轩等/5班陈思等) 3.作者被贬永州游众山,有何表现?有何心情?(2班张克虎等/5班陈振蓉等) 4.作者随后游西山,有何表现?有何心情?(2班戚熙瑶等/5班陈文文等) 5.作者游众山和游西山都写到“醉”,如何理解?(2班欧晓诺等/5班王雨等) 5.文章采取了什么手法表现作者什么的思想?(2班毛鹏飞等/5班王子源等) 6.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小石潭记》的异同点。(2班王旭等/5班?)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