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对黑胚病抗性鉴定与评价.pdfVIP

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对黑胚病抗性鉴定与评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简报及摘要 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对黑胚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 宋玉立 杨共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 小麦黑胚病又称小麦子粒黑点病 (blackpointofwheat),主要由链格抱 (Ahernaria)、 离蠕抱 (B勿。坛后)和德氏霉 (Drec入elra)属真菌的一些种在小麦在灌浆期侵染,引起子 粒胚部变黑的一类病害 一〔‘’」。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黑胚病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影响小 麦子粒的外观品质,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有一定影响。近年来随着对小麦品质要 求的提高,特别是优质专用小麦的大力发展,黑胚病成为各类小麦优质达到国际的限制因 子4][。由于黑胚病粒率超标,使商品小麦不合格,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引起小麦生产者、 粮食部门和面粉加工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于2004~2006年连续2年对黄淮海地区 214个小麦品种进行抗黑胚病性鉴定,以评价这些材料的抗病性,为小麦抗病品种的选用 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主要是黄淮海地区的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地推广种植的小麦品 种,有本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山东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江苏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收集。 ,.2 方法 病圃设立在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实验田,每小麦材料用种89,播种2行,每行Zm, 行距0.3m,周围种保护行,田间管理同大田,注意施足水肥,促进自然发病。小麦成熟 后,对各试验材料单独收打,挑出黑胚病粒,计算病粒率。 1.3 评价标准 每个供试小麦品种以2年试验结果中发病最重的为标准,把病粒率小于6%定为抗 (优质专用麦国家标准要求不完善粒小于6%,黑胚病子粒作为不完善粒),病粒率在 6%一51%之间定为中感,病粒率大于巧%为高感’]〔。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黑胚病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根据以上评价标准,供试 214个小麦材料中对黑胚病表现免疫的有中四无芒和晋麦47等2个品种,占鉴定总数的 1.6%;表现抗 (病粒率6%)的品种有淮阳9902、皖协240、郑麦040、中育8号、安 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X《阵BA502A15一0)2 作者简介:何文兰,女,副研究员,从事小麦病害研究,E一hal:hewenlal企400@yhaoo.Com 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 96一8、内2938、2X)(0一13、兰考矮早8、早抗1号、保丰140、核优1号、京麦211、 CA0178、邯4546、京冬8号、95观26、冀95一5219、95中44、95中459、西农2611、 CP93一18一1一1、C种8一12一5一3、晋麦31、冀一5099、鲁9955一159、JP②、LI、 KOK、Ch己1479、885479一2、小白冬麦、中四无芒、郑州975、皖协2875、泰山241、 99一6123、济早、晋农211、泰山23、济麦20、豫麦66、高优503、郑麦9023、豫麦41、 豫麦52、豫麦47、豫麦70、郑麦98、太空6号、堰展4110、济麦16、豫麦34、安农 98108、淮阴0021、46648一1、绵阳26、皖麦19、南农02Y393、丰抗36、豫麦18、新 9408、豫麦69、周麦18、郑麦3666、西农979、兰考10号、豫同M023、豫麦49、郑麦 005、西杂5号、00中13、阜阳936、秦农142、淮麦9号、豫农949、济南17、金禾2- 84、石20一7211、988044、泰山269、莫优9409、衡7228、烟农19号、泰山X)(8、石 4185、晋麦47等86份,占鉴定总数96.4%;表现中感 (病粒率6%一巧%)的有 PH69ll、豫麦34一6、徐州856、矮抗58、泛麦5号、轮选987、淄麦12号、白硬冬1 号、京农01一224、c四3一17一31、冀保1号、PJ①、1洽远993、秦农78、济麦21、豫麦 50、山农2557等17份,占鉴定总数的13.7%;表现高感 (病粒率15%)的有GC001、 西峰20、周麦16、皖宿9908、徐954、26一5一39等6份,占鉴定总数的4.8%。 3 讨论 ()1试验中发现,同一品种在同一地点不同年份发病不同。如PH6911、豫麦43一6、 徐州856、淄麦12号、白硬冬1号、C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