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克鼎的逸于上下rdquo;及其意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克鼎的逸于上下

大克鼎的“逸于上下”及其意義 (首發) 新亭 大克鼎鑄有290字的長篇銘文(其中含重文7、合文2),是西周青銅器中的“重器”之一。自1890年出土以來,經過學者遞相闡發,鼎銘大體已能讀通,不過仍有剩義可說。 這篇銘文以頌揚“文祖師華父”的德行和輔政功績作爲開篇: 克曰:“穆=(穆穆)朕文且(祖)師(華)父,悤(聰)(襄)氒(厥)心,(訏)靜于猷,(淑)(慎)氒(厥)德。肄(肆)克龏(恭)保氒(厥)辟龏(恭)王,誎(敕)辪(乂)王家,叀(惠)于萬民,(柔)遠能(邇),肄(肆)克(猒)于皇天,(逸)于(上下),(得)屯(純)亡(無)敃(閔),易(賜)(賫)無彊(疆),永念于氒(厥)(哲),孝于申,巠(經)念氒(厥)聖,保(褒)且(祖)師(華)父,(擢)克王服,出內(納)王令,多易(賜)寶休。不(丕)顯天=子=,(天子)(其)萬年無彊(疆),保辪(乂)周邦,(畯)尹亖(四)方。”【《殷周金文集成》5.2836】(新亭案:取自上海博物館編印的《盂鼎 克鼎》拓本,《集成》拓本作。) 《禮記·祭統》說:“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銘者,論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勳勞、慶賞、聲名,列於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大克鼎銘文的前半部分正具有上述特點,就整體而言,從“聰襄厥心”到“永念于厥孫辟天子”,講述的對象都是師華父。此前,學者大都是按照這一思路進行訓讀的,白川靜對此作過概括:“以上是克敍述其文祖師華父之遺德的話語,主格一直是師華父。” 繹味此銘,感到其中還有另一個特點,往往被忽略。“惠于萬民,柔遠能邇”的大意是:廣施恩惠于民眾,善待遠方外族,安撫封邦諸侯,如果把這些“政績”全都歸功於師華父,則與他的大臣身份不太相稱;按照常理推斷,這些行爲的主體應該是君臨天下的恭王。“猒于皇天,于上下”緊接其後,同樣應照此理解,否則與“皇天”、“上下”發生交接的行爲主體將無處着落。從語法角度看,從“厥辟恭王”到“于上下”實際上是主句中包含的一個賓語從句,主句的主語沒有問題是“師華父”,謂語爲“恭保”,而在賓語從句中,主語變成了“恭王”。同類型的、在從句中轉換主語的文例也見於其他西周文字,盤: 曰:“不(丕)顯朕皇高且(祖)單公=(桓桓),克明(慎)氒(厥)德,夾(紹)文王、武王達(撻)殷,(膺)受天魯令(命),匍(敷)有(佑)亖(四)方,竝(並)宅氒(厥)堇(勤)彊(疆)土,用配(上帝)。”【《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1.757】 《尙書·顧命》: 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甲子,王乃洮頮水,相被冕服,憑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衛侯、毛公、師氏、虎臣、百尹、禦事,王曰:“……爾尙明時朕言,用敬保元子釗弘濟于艱難,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 毛公鼎: 王曰:“父,……女(汝)毋敢妄(荒)寍(寧),虔(夙)夕,叀(惠)我一人,(擁)我邦小大猷。毋折(緘),告余先王若德。用印(仰)邵(紹)皇天,(申)(恪)大命,康能亖(四)或(國),俗(欲)我弗乍(作)先王憂。”【《集成》5.2841】 “撻殷,膺受天魯命,敷佑四方”、“宅厥勤疆土,用配上帝”、“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仰紹皇天,申恪大命,康能四國”、“弗作先王憂”等都是就王這個層面而言的,所以主語不會是“單公”、“太保奭”等大臣或“父”,只能是從句中的“文王、武王”、即將繼王位的“元子釗”或“余”——“王”的自稱。 對文理稍作董理後,接着討論“于上下”的文字和訓讀。,劉心源釋瑣,訓爲信;此說後來被較多引用,有的論著把“瑣于上下”解釋成“上下取信,言君臣相得”。吳大澂、孫詒讓釋爲;柯昌濟釋爲,訓爲厚,說此字“从玉,以德喻玉也。”陳夢家讀爲敬,似乎是將字的右半部分識作苟;後來又改釋爲。張亞初把這個字隸寫爲,沒有詳加解釋。瑣、、、等與形只是局部相似,整體上不相合。 的右半部分作,當是兔字。殷墟卜辭中的兔字很早就被識出,孫詒讓說:“‘□子卜獲隻’,此當即兔字。”“石皷‘兔’作,此與彼略同。”羅振玉認爲:、“長耳而厥尾,象兔形。”唐蘭指出:、、、、、等具有兔形的特點;在田獵卜辭中,這種動物排在後,與隹同列,“必非巨獸”;石鼓文、小篆的兔作、,源自甲骨文。近年,單育辰對甲骨文的兔字做了更細緻的梳理。 粗略區分,兔字主要有A、B兩型:A型如、、【《甲骨文合集》1.233、2.4616、4618】,酷肖兔形;B型如、、【《合集》12.37368、37372、37373】,表示兔耳、兔頭的部分趨於線條化,表示兔身的部分簡省成一筆;有些字形間於A、B型之間。从兔的字也是如此,例如字,A型作、、【《合集》7.19910、8.23090、23095】,B型作、、【《合集》12.35757、12.35769、12.35884】。 西周金文的兔字主要是B型的

文档评论(0)

huayagong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