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熟图书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开发.pdfVIP

浅谈常熟图书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开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常熟图书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开发

·108· 2010年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浅谈常熟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张靖 摘要加强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i殳.r-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常熟图 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现状,并对今后的地方文献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地方文献;文献建设;文献开发 1地方文献的定义及作用 地方文献是以一定的载体记录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总和,是区域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它反映了本 地区过去与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重要人物、事物、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等。地方文献是重要的文献信 息资源,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可以搞好地方文献服务,为教学科研提供参考资料,促进科教事业的发展;为地方各行 各级领导决策和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地区经济提供重要信息资源,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为编史修志、文艺创作 提供资料及素材,繁荣文化事业;为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传统教育提供教育材料,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存地 方文献资料,弘扬地区民族文化。 2地方文献的类型 地方文献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按载体形式分为:甲骨地方文献、金石地方文献、手抄地方文献、缩微地方文献、 视听型地方文献等;按著述形式分为:地方志、地方谱谍、地方丛书、地方工具书、地方图录、地方笔记、日记、地 方碑志、地方印章、票据和表格、地方信札、地方档案等;按出版形式分为:地方图书、地方连续出版物等;按时代 形式分为:古代地方文献、近代地方文献、现代地方文献等。各地应根据当地特色来决定收藏何种形式的地方文献。 3常熟地方文献资源的独特优势 地下文物发掘表明,常熟已有5500余年的考古历史。自商末太伯、仲雍兄弟让国南奔来吴地立国算起,常熟的人 文历史已有3000年之久。位于长三角平原的常熟市是吴文化重要发祥地。商代名相巫咸、商末先贤仲雍、春秋哲人言 偃展开了灿烂文化之首页,自兹而后,英士硕彦累世不绝。唐至清出宰相9人;有进士480多人,其中状元8人、榜眼 4人、探花5人。在政治、文化、艺术、科技诸领域,代有名家,建树卓越。例如: 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所创“浅绛设色法”对明清山水画创作影响巨大,传世作品《富春山居图》被视为国宝; 现代工艺美术家庞薰粱,把西方画法和现代设计理念引入我国,创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使中国工艺美术走向世界。 清初沈和、林皋、王瑾三人形成印坛“虞山派”;清末民初赵石的篆刻朴茂奔放,刀法凌厉,被称为“吴昌硕后江 南第一人”。 由明代万历年间严澈始创的“虞山琴派”,一直被琴界奉为正宗,其代表作《松弦馆琴谱》是《四库全书》所收 的唯一一部明代琴谱。 明末清初钱谦益的诗文在当时极负盛名,东南一带奉为“文宗”和“虞山诗派”领袖。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以 《戊寅草》、《湖上草》等大作展示了旷代才情。 辛亥革命前后,常熟的小说作家脱颖而出。曾朴的《孽海花》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徐枕亚是 近代文坛所谓“鸳鸯蝴蝶派”领袖,其长篇哀情小说《玉梨魂》、《雪鸿泪史》等与同乡吴双热的《兰娘哀史》曾轰动 全国。 及至当代,常熟有王淦昌、李强、张光斗、张青莲等常熟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 “海虞藏书甲天下”。常熟私家藏书远有端绪,蔚成风气,明清以来尤其成为我国私家藏书中心地。1910年叶昌炽 《藏书纪事诗》载全国藏书家691人,其中常熟籍有73人,仅次于苏州、杭州,名列全国第三。1933年吴晗编《江浙 藏书家史略》收藏书家490人,常熟籍有84人。 明末汲古阁主毛晋不但是位著名的藏书家,更是一位大出版家。“影抄”法是毛晋的一大发明。因为汲古阁收藏的 大量影抄本基本上保留了原书面貌,大大提高了毛氏藏书的价值。 明代赵氏脉望馆所藏《古今杂剧》,被誉为研究我国戏剧史的大宝库,郑振铎称之为“仅次于敦煌石室与西陲汉简 的出世”。钱谦益称赞脉望馆所藏为“近古所未有也”。 2010年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109· 而钱谦益自己的绛云楼光是收藏的宋刻书就多达万卷。《牧斋遗事》记:“大江以南,藏书之富无过于钱”。 瞿氏(瞿绍基、瞿镛父子)铁琴铜剑楼被誉为晚清四大藏书楼之翘楚。瞿镛之孙瞿起甲在抗战时将所藏善本分散 秘藏,保护藏书不失。他完成了祖辈四代接续编印的《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并尽出家藏,供影印《四部丛刊》

文档评论(0)

yyongrjingd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