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吴晓铃藏书看现代学者的古籍收藏特点
2013-01-15 15:37 阅览:441 评论:0
编辑:资讯编辑 原创作者:杨之峰 来源:新浪博客
吴晓铃(1914-1995)是我国著名的戏曲小说研究专家.他祖籍辽宁绥中,1914 年生于河北迁安,幼年随父从河北滦县来到北京.1935 年从燕京大学医学预科二年级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习.1937 年毕业,留校任教.1938 年 12 月 逃出沧陷的北平,绕道来到西南联合大学.1942-1946 年在印度寂乡泰戈尔国际大学中国学院教中国古典文学.1947 年供职于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中心,编纂《通检丛刊》,同时在北大,清华,辅仁大学兼课.1951 年任中国科学院(后分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学术秘书;1957 年转入文学研究所.1982 年春夏两季,应邀访问美国十七所大学,与汉学家交流经验,调查各图书馆入藏的中国古籍.1985 年又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吴晓铃不仅是享举国际的大学者,也是继吴梅,马廉,胡适,郑振铎,周作人,傅惜华等人之后的著名藏书家.他的藏书具有现代学者收藏古籍的显著特点.
1 专业特点
如同郑振铎收藏戏曲编纂《清人杂剧》《古本戏曲丛刊》等,以保存古代戏曲资料,胡适收古典小说作为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依据一样,吴晓铃藏书也以自己从事的戏曲,小说,曲艺研究为主,不仅《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统统不收,就连普通文人必备的唐诗宋词也难入其眼目.他的各类藏书 2272 种,6263 册,另有梵文和孟加拉文图书 564 册,其中戏曲最多,有杂剧 117 种,传奇 501 种,加上《盛明杂剧》初集,二集, 《杂剧新编》《六十种曲》《元曲选》等丛编,总量在一千部以上,汇集了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国时期的重要曲集和主要作家的戏曲作品,涵盖了杂剧,传奇,诸宫调, 宫廷大戏,承应戏,皮黄,影戏,曲选以及与戏曲相关的曲话,曲韵,曲谱,宫谱,乐谱,剧目,散曲,俗曲等各种文学体裁[1],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堪与专业图书馆相媲美[1].小说是吴氏藏书的另一个重点,有 265 种,包括笔记小话,话本, 拟话本,文言小说,章回小说等.他说: 我没有魄力和富裕的经济能力去购置那动辄索价数百金的讲史小说,我还只能徘徊在一条曲折的山径上满不在意地采折几朵野花奇葩.如万历四十年周氏大业堂刊本《通俗演义西东晋志传》 ,贯华堂刻本《水浒传》 ,程乙本《红楼梦》 ,乾隆二十九年抄本《绿野仙踪》等,都是吴氏所藏小说的精品.其中一些艳情小说,如崇祯二年刊本《禅真后史》,崇祯刊本《金瓶梅》 (残) ,乾隆大字抄本《金瓶梅》 ,明刊本《隋炀艳史》筹,流传稀少,多被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注为未见或存疑 .曲艺类包括子弟书,宝卷,弹词,鼓词,民歌民谣,笑话,谜语等. 傅惜华《子弟书总目》著录公私收藏子弟书 446 种,吴晓铃自己就藏有 103 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百本张抄本,26 种未见他家入庋.宝卷 330 种,其中 187 种已被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著录.
2 版本特点
吴晓铃自稔非考藏家,故不苛求版本,求其足供研习之需而已 [2].他的藏书有刻本,稿本,抄本,石印本,影印本,油印本,晒蓝本,铅印本,复印本.最早的是明嘉靖二年(1523)刻本《皇极金丹九莲正信皈真宝卷》 ,最晚的有 1984 年从日本复印的《佚存书目》 .他自称筐中所藏既不佞宋,也不尊元 [2],而明刻本有 73 种,清乾隆以前刻本有 70 多种, 稿本 11 种,抄本达 406 种,多有珍稀罕见之本.[3]与佞宋主人黄丕烈,皕宋楼主人陆心源,后佞宋主人袁克文等达官贵人不同,也与工商巨子潘宗周,周叔弢不同,吴晓铃藏本的珍贵是相对珍贵.如贯华堂刻本《水浒传》是李贽删改后的第一个版本;乾隆抄本《绿野仙踪》是抄本,刻本各自流传的系统中的一个代表;乾隆五十六年舒元炜序抄本《红楼梦》 ,是最早的脂砚斋评本和较晚的戚蓼生评本,程甲本中间的一个过渡的媒介,对研究《红楼梦》文字演变起着桥梁作用;嘉庆二十年抄本《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是现存最早的子弟书; 《归元镜》无论刻本,抄本都四十二分,八十四分抄本的珍贵性自不待言. 这只有学者型藏书家才能慧眼识真珠.吴氏藏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不避重复,收集众本.如翼圣堂原刻本《李笠翁十种曲》, 40 年来只收得 8 部单行本,1974 年在北京海王村发现全帙,又收入箧中. 《六十种曲》有 1935 年开明书店铅印本,汲本阁初刻本,实获斋重印本,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本. 《西厢记》藏本 38 种,从明到清,刻本,抄本,影印本,批注本俱全.这是为校勘版本使用的.
3 购藏特点
吴晓铃藏书中除少量家传珍本,师友馈赠外,主要购自北京琉璃厂,隆福寺的古旧书店,书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