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设计者:七年级语文教师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理顺文章写作思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预习纲
一、内容:
1、积累鲁迅先生的文学常识。
(1、)知识链接
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在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课文是 。
(2、)我知道的鲁迅先生:
资料助读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三味书屋的先生: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1849~1929年),名怀鉴,字镜吾,浙江会稽人。他20岁那年,考取会稽县的“学生员”(秀才),后因对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舞弊看不惯,不愿再去参加乡试,于是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直至1929年7月30日80高龄去世,整整教了60年学。寿先生博学、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对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很同情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他甘于过淡泊的书塾生活,不愿出去做官,一生不用外国货,以免外国人骗钱。他为人耿直,和蔼可亲,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作为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尊敬。鲁迅先生后来在外面学习、工作,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先生的家属保持联系。课文中,鲁迅刻画、描写先生也是以尊敬的感情,寓批评于幽默之中。作者批判的是封建教育制度,决非是自己一向尊敬的先生。
2、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3、理顺文章写作思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我的疑惑
二、方法:
1、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查阅相关资料。
2.细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三、要求:
1、掌握生字词并积累
2、熟读课文,并感知课文内容
3、梳理文章结构
学习纲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展示预习内容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文体知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2、阅读这类叙事散文要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①首先要把握文章记叙了什么事件,理清它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②其次要品味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内涵。
(二)课文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 个部分内容,先写 ,后写 。还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2、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划上记号。
3、认真阅读中间段,思考:
(1)品读第9自然段,说说它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2)“我”真的不知道家里人为什么将我送进书塾里去吗?连用三个“也许”,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3)本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运用提升
再读课文,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
填空( )的百草园
( )的三味书屋
六、梳理思考
实践纲
1、给加点字注音解释词语
菜畦( ) 桑葚( ) 油蛉( ) 蟋蟀( ) 斑蝥( )
缠络( ) 臃肿( ) 珊瑚( ) 攒成( ) 收敛( )
脑髓( ) 鉴赏( ) 觅食( ) 罕至( ) 竹筛 ( )
秕谷( ) 渊博( ) 鼎沸( ) 倜傥( ) 书塾 ( )
宿儒( ) 蝉蜕( ) 拗 ( ) 窦 ( ) 锡箔 ( )
和蔼( ) 厥 ( ) 淋漓( ) 叵 ( ) 确凿 ( )
【确凿】 【轻捷】
【人迹罕至】 【觅食】
【渊博】 【宿儒】
【人声鼎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