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日铸茶——越窑茶具誉遐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越窑茶具誉满遐迩 我国古代有“烹茶尽具”之说,绍兴是茶的故乡,绍兴人夙向讲究烹茶之“五境”,特别对其中之一的茶具,格外看重,认为只有好的茶具,才能久留茶的清香和醇味。人们尤重越窑茶具,说越窑所产的青瓷茶碗,最能使茶透发香味,且汤色明净。绍兴越瓯,自古以来誉满遐迩。 唐代中叶,陆羽著《茶经》三卷,对各地的茶具进行了评说,云:“碗,越州上,鼎州次,洪州次”;“邢不如越”;“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瓷者,即邢窑所产之茶具也,邢窑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它在唐代生产的白瓷瓯,在当时是很流行的茶具。越窑在今绍兴、余姚一带,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证明,今上虞市是古代陶瓷业发达之地,属越窑体系。据《上虞县志》记载:“到中、晚唐出现第二次越瓷大发展,至五代,越瓷成为向中原纳贡的重要特产。”陆羽的《茶经》对越瓯的特点记述道:“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越窑所产之瓯,在历史上曾名扬全国,诗人留下了不少赞美越窑茶具的篇章。唐代诗人顾况的《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唐代诗人孟郊在《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中云:“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唐代名士施肩吾所作《蜀茗词》云:“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末匀。”可见当时越瓯已远传到四川。唐代进士皮日休诗云:“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晚唐诗人陆龟蒙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并赞美越瓷“类冰似玉”。 唐代的越瓷茶碗——即越瓯,比饭碗器形要小,器身较浅,器壁成斜形,敝口浅腹,胎质细腻,采色晶莹,造型独特。五代乾宁进士徐夤赞越瓯诗云:“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描绘了越窑青瓷茶碗形质之美。唐以后,越瓷还出口到巴基斯坦和日本等国。 《中国陶瓷诗话》在说到青瓷时有这样一段:“青瓷是我国最早的瓷种,发明于东汉,距今1800多年,比欧洲制作瓷器早15个世纪。最早烧造瓷器的地方是浙江绍兴地区,它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越窑散布于附近。” 举世闻名的越窑青瓷,由原始青瓷演变而来,其渊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越族先民创造的河姆渡文化。新中国建立后,绍兴地区已发现商周至宋代各个时期古窑址500余处,数量之多为全国所罕见。 绍兴县富盛、平水是古代越瓯的产地,今富盛镇倪家溇附近有战国窑址,窑址分布面积近4000平方米,遗物丰富,地表散布的印纹硬陶及原始青瓷残片屡有发现。1978年试据证实,系我国早期龙窑,窑室较矮,有拱顶,窑墙和窑底都用富有粘性的粘土砌成,这比商代和西周的窑炉有显著的进步。富盛战国窑烧制的产品,主要是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原始青瓷有碗、盘、碟、钵等。富盛战国窑址规模宏大,产品制作精良,为越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窑场,它对研究春秋战国窑业生产状况和龙窑技术发展有重大学术价值。平水一带也是古代越窑青瓷的烧制中心。中灶窑场兴于南朝,窑址分布面积约400平方米,上灶官山青瓷窑址为五代至北宋时期的遗存,分布面积约1500平方米,处于越窑全盛时期,产品工艺尤为精湛。 越窑茶具,绘有各种美妙的彩画,如白鹤飞翔、游龙戏凤、翠鸟舒翼、彩蝶恋花、仕女风情、花卉草木等,诗情画意,尽在其中。唐代颜真卿作诗赞赏:“青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宋代范仲淹也留下“碧玉瓯中翠涛起”的名句。 越窑茶具(包括茶碗、茶盘、茶碟、茶钵)历史悠久,古朴典雅,釉色鲜亮,造型独特,它是历史的见证,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人们在使用、观赏越窑茶具的过程中,如同翻看2500多年来绍兴茶文化历史中的精彩篇章。 ( 绍兴县离休干部 祁广潮 ) 1

文档评论(0)

nrdu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