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液喷泉生物圈研究概述.doc
热液喷泉生物圈研究概述
混合1101班 江龙达 3110101576
摘要:海底热泉,或者如更多人所熟知的“热液喷泉”,是近年来海洋生物学与海洋地质学着力研究的新兴热点课题。这种特殊的地质形态以及这种极端条件下的生命形态,吸引了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整理概括生物学界这十多年来对海底热泉的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热液温泉噬热 古细菌 化能合成 管状蠕虫
地质学、生物学简介
地质学意义
1979年,美国的埃尔文号载人潜艇在东太平洋洋中脊的轴部,发现了数十个冒着黑色和白色烟雾的烟囱,约350℃的含矿热液从直径约15厘米的烟囱中喷出,与周围海水混合后,很快产生沉淀变为“黑烟”,沉淀物主要由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和铜-铁硫化物组成。这些海底硫化物堆积形成直立的柱状圆丘,即是海底热泉,或者被称为“黑烟囱”。
海底“黑烟囱”的形成主要与海水及相关金属元素在大洋地壳内热循环有关。由于新生的大洋地壳温度较高,海水沿裂隙向下渗透可达几公里,在地壳深部加热升温,溶解了周围岩石中多种金属元素后,又沿着裂隙对流上升并喷发在海底。由于矿液与海水成分及温度的差异,形成浓密的黑烟,冷却后在海底及其浅部通道内堆积了硫化物的颗粒,形成金、铜、锌、铅、汞、锰、银等多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金属矿产。世界各大洋的地质调查都发现了黑烟囱的存在,并主要集中于新生的大洋地壳上。[1]
自埃尔文号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域率先发现海底热泉生态区以来,海洋学家又先后在墨西哥西部沿海以北的北纬10°海底和北纬21°的胡安·德富卡海峡下勘察到大规模热泉区并分别进行过数次综合考察。胡安·德富卡海底热泉区中拥有多处喷涌升腾矿物质的黑烟囱。距西雅图以西300英里处太平洋海下,胡安·德富卡板块不断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因此造成沿胡安·德富卡海峡海底地层出现坼裂和扩张,地球内部源源不绝喷涌而出的熔岩冷却固着成新的海底地壳并将古老的海床置于其下并取而代之。
生物学意义
生命历来被视为由太阳的能量驱动,但是深海生物无法直接获取阳光,所以他们必须依靠海洋中的淤土(即海洋雪,marine snow)——这依然是来自太阳的能量。科学家们于是乎推断,深海海底是永恒的黑暗、寒冷及宁静,不可能有所谓的生命。即便我们人类可以发现深海生命,其生命形式也会极其稀薄。[2]
但是1979年,当埃尔文号首次在 2,700 公尺的海底发现热泉,并观察到和已知生命极为不同的奇特生命形式时,这完全改变了我们对地球生命进化的认知。
在深海热泉泉口附近均会发现各式各样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牡蛎、贻贝、螃蟹、小虾,还有一些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即使在热泉区以外像荒芜沙漠的深海海底,仍出现了蠕虫、海星及海葵这些生物。
热泉生物能够生存完全是依靠化学自营细菌的初级生产者。在黑烟囱喷出的热液里富含硫化氢,这样的环境会吸引大量的细菌聚集,并能够使硫化氢与氧作用,产生能量及有机物质,形成化学自营现象。这类细菌会吸引一些滤食生物,或者是形成能与细菌共生的无脊椎动物共生体,以氧化硫化氢为营生来源,一个以化学自营细菌为初级生产者的生态系统便形成了。[3]
三. 生态系统简介
以下是热泉生态系统的几种生命形式的简单概括。
i).生产者
在海底热泉所在深度下,黑烟囱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 阳光是不存在的,所以许多生物(如古细菌和极端细菌)只能将甲烷和含硫化合物转化为有机物,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黑烟囱的化能合成作用。常见的生产者主要是多种极端嗜热的古细菌(硫细菌)。它们基本上均起源于生命最早发生的年代。这些噬热微生物可以生存于350摄氏度下的热水及海拔两千至三千米以下的环境中。它们绝大多数分布于热液本身或者是喷口附近的火山岩上,在某些生物体内也有大量聚集。而在周围海底沉积物中也可能有它们的身影。
尽管古细菌与我们熟悉的“真细菌”相似,但深入研究后发现它们应划归“另类”。因为它们不仅具有特殊的细胞膜,还具有异样的基因,只有44%与真细菌相似。它们与常见的动物、植物和原核生物(细菌)并不相同,代表了一种新的生命进化谱系,无论在生物学理论或者生物技术实践中都有着极为诱人的前景,并为生命起源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ii).消费者
热液喷泉最重要也是最有趣的生物是管状蠕虫。它们一般呈血红色(体内富含铁元素),长达2-3米,外有坚硬的白色管壳。其体内充满了硫细菌——这种互利共生的作用十分奇妙和引人关注。蠕虫为细菌们提供生存的附着场所,而细菌则直接生产有机物供给蠕虫。
除了最主要的蠕虫,热泉周围还分布着大量其他生命形式,比如体长20-30厘米的白色巨蛤;没有眼睛但到处乱窜的白色蟹;依附在黑烟囱管壁生长的热水虾以及漫游各地的鱼类等。相似地,这些生物体内也都充满了硫细菌,其共生关系类似于蠕虫和硫细菌。
可以说,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