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悲惨世界剧情版和电影版的不同
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200830030059 刘砾
相比于音乐剧,电影版删除了德纳第埃一家,把焦点如激光对准阿让和沙威的冲突。影片以阿让被神父收留过夜开场,而他砸橱窗、偷面包、被判做苦力二十年的背景情节只用了一两句台词带出(“在饥饿和不再饥饿之间,只隔着一块玻璃。一切是那么容易”)。同样,影片不再絮叨马里犹斯夫妇对阿让的误解和最终的大团圆。演员阵容中沙威最出彩芳汀与生俱有的凄美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本片用一种散文风格代替了原著的史诗气概,是现代观众最容易接受的版本。音乐剧中的Stars塑造了沙威的灵魂,如果没有它,他的形象一定会大打折扣。我认为这首歌简直是对康德“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的最好注解。在冉阿让面前,沙威也许是专横、狂妄、跋扈的,但当他面对满天繁星,面对宇宙的广袤和神秘,他心中只有纯净的虔诚和敬畏。一个有所敬畏的灵魂,至少在那一时刻是接近神圣的。沙威对着星空许下诺言是全剧最动人的画面之一,那辉煌庄严的旋律里是崇高的信仰,是对正义的坚持。电影版里没有和这首歌相应的内心独白描写,因此音乐剧里的这段可谓锦上添花。沙威自杀的那段也很精彩,他颤抖的歌声和绝望的眼神,深深震撼着我的心。唱完最后一句“there is no way to go on”,Stars的旋律再次响起,仿佛在祭奠他悲壮的牺牲。我最初就是被Stars和Javerts Suicide这两段独唱所打动,然后又喜欢上了沙威在Confrontation, Fantines arrest, runaway cart中铿锵有力的唱段,充分表现出他的冷酷和强硬。但电影版中的沙威形象就没这么崇高了。他去抓人时,总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如果一上来就看电影版,我一定不会喜欢他。在现实中,我对这种人也没有好感,诸如孙志刚的悲剧不就是此类公安人员造成的?但看过音乐剧再看电影版,我就不断为沙威打抱不平:人家毕竟是个忠于职守的警察啊。他一开始不能理解和相信冉阿让,这很正常,像冉阿让这样的犯人能有几个?再说,要不是幸运地遇到了人品超级好的主教,冉阿让肯定还是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 《悲惨世界》里最幸运的两个人就是马吕斯和珂赛特这对小情人了,一个小白脸,一个花瓶,在电影版和音乐剧里都不怎么受欢迎。我对这种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故事一向不感冒,不过雨果优美浪漫的文字还是很有欣赏价值的。他们的爱情傻得可以,也纯洁得令人惊叹。格朗泰尔的话很精辟:“马吕斯是一种雾气,他也许找到了一种水蒸气。……我能想象那是怎么回事,一往情深竟然忘了亲吻的倾慕。……他们只在星云中睡觉。”记得《飘》里面对阿希礼和梅兰妮也有类似的描述,他们都生活在缥缈浪漫的梦幻中,仿佛不食人间烟火。马吕斯和珂赛特既没有深入的共同语言,也很少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幻想恐怕是他们爱情的主要成分吧。 电影版里的马吕斯比音乐剧里更不讨人喜欢,他太爱情至上,一谈起恋爱就什么都不顾了,工作也抛到了脑后。珂赛特要随冉阿让离开,他就不想活了,实在太不剽悍。而珂赛特太天真、太软弱,她只能在冉阿让和马吕斯的爱护下生活。 不仅爱潘妮,冉阿让对小珂和小马的恋爱也很不爽。他发现珂赛特的秘密时,就像被晴天霹雳击中一样。他只有珂赛特一个亲人,因此他对她的感情已经超出了一般的父女之情,他唯一害怕的就是失去她,为此他甚至希望马吕斯在战斗中死掉。读到这里,我觉得冉阿让的形象变得真实了,在此之前他太博爱太善良了,没有一点私心。以前我对音乐剧里的Bring Him Home一曲不感冒,因为我觉得冉阿让为他的准女婿祈祷没什么了不起。但在电影版里看到他曾经那么恨马吕斯,那他思想的转变还是很不容易的。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剧里马吕斯和珂赛特两次对唱a heart full of love,第一次爱潘妮在旁边唱“he is never mine to lose”,第二次冉阿让在旁边唱“she is never mine to keep”,歌词的前后呼应实在很巧妙。 整部电影版看下来,最感动的还是冉阿让临终那段。听音乐剧的Epilogue时也挺感动,但没有看电影版震撼。冉阿让,这是一个怎样的灵魂!他背着马吕斯穿过险象环生的下水道,没有他就没有马吕斯和珂赛特的幸福。他宁愿失去珂赛特,也要向马吕斯坦白自己曾是苦役犯,只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少人指责马吕斯和珂赛特忘恩负义,但我认为他们是可以理解的。谁听到苦役犯三个字,能没有一点戒备心呢?马吕斯怀疑冉阿让留给他们的钱来路不明,也是很自然的。他不希望冉阿让再和珂赛特见面,确实有点不近人情,但谁能保证自己处在那种情况下不会那样想呢?至于珂赛特,她就是那种柔顺的性格,马吕斯怎么说,她就怎么做。她爱父亲,但更爱丈夫,这是自然的,孩子对父母的爱总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爱。雨果对此的评论很经典:“青年趋向欢乐、节日、炫目的光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