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戴震辨伪成就述论
作者:徐道彬
摘要:戴震是清代引领一时学术风尚的考据学大师,治学注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古人作伪之书能够博综群籍,参互考证,使伪者自出,真者自存,充分体现出“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的治学风格,其态度和方法对于后来学者有着深刻影响。然而,关于戴震在辨伪方面的实践及观点,至今无人提及。本文从实例出发,略述戴氏在辨伪方面的成就。 关键词:戴震;考据学;辨伪成就;影响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1-0077-04 古籍整理与研究必须以辨伪求真为基础工作,如果凭借的资料实属虚伪,则研究出来的结果当然也随之而伪,研究工作便算白费了。古书辨伪的历史很悠久,宋代学者疑古最勇,辨伪之书多,但主观臆断亦多;清人辨别古书真伪的方法和态度,较之前代审慎而周密。他们一方面崇尚古学,另一方面又善于辨伪,治学以实事求是为本,以信而有征为据,此中尤以戴震为代表。戴震治学重视辨章学术,考订真伪,对古人作伪之书和原为真书而被后人妄疑者,皆能博考参证,使伪者自出,真者自存,覃思精勘,深究本源,以达辨伪存真之效。从戴震的辨伪实践和观点里,能充分体现出“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 [1](6P373)的为学风格,是则正之,非则驳之,此种治学态度和方法对于后来学者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戴氏在辨伪方面的实践及观点至今无人提及。本文从实例出发,略述其在辨伪方面的成绩和影响。 一、承继前修,补证考伪 清儒辨伪杰出者当首推阎若璩,其《古文尚书疏证》引经据史,考证周密。后续补证者,有惠栋《古文尚书考》、戴震《尚书义考》、程廷祚《晚书订疑》,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等接续证伪,使伪古文《尚书》已成定谳。 戴震《尚书义考》虽为考证疏义之作,然于辨伪之事多有涉足,可以补证阎氏不足。如《尧典》:“帝曰:我其试哉”,戴氏《尚书义考》案:“‘我其试哉’之上,孔颖达云:‘马、郑、王本说此经皆无“帝曰”’,《史记》于此作“尧曰吾其试哉”,东晋所出之古文《尚书》,殆因《史记》之文加之耳。”[1](1P68)戴氏以马、郑、王本之言与《史记》所载对校,推定伪古文《尚书》“因《史记》之文加之”。东晋所出古文不明史实,故而沿袭致误,露出作伪马脚。 又同书卷一“平章百姓,百姓照明”下,戴案:“百姓之称,周时犹不指民,而谓唐虞时即以指民,非也。‘罔咈百姓’,语见伪古文,不足引以相证。” [1](1P29)戴氏由上古典制考证的角度,指出“百姓”在上古时不称民众,而为“百官”之名。伪古文不明古义,显为误用。此条辨伪又见于《毛郑诗考正·天保》,云:“韦昭注《国语》云:‘百姓,百官有世功者’。又云:‘百姓,百官也。官有世功,受氏姓也。’凡经传言百姓,皆此义。惟东晋梅赜奏上之《古文尚书》谓庶民为百姓,与伏生所传二十八篇中异指。” [1](1P617)此处虽为补证《尚书义考》,也为阎氏辨伪加一力证。 戴氏于古文《尚书》辨伪极为留心,考证古书中随时指正。如《水地记初稿·济水》中评《水经注》:“今济水重源,出温城西北平地”下,戴注:“北魏时,济水源为轵县境,当云出轵县西北平地。东晋《古文尚书》孔传云:‘泉源为沇,流去为济’。郦道元殆袭其文欤?孔冲远《义疏》云:‘见今济水所出,在温之西北七十余里’。” [1](4P224)同卷又于《水经》“菏泽水自泽别,东入于泗”下,戴注:“《汉志》山阳郡湖陵下云:‘《禹贡》浮于泗、淮(戴按:当作淮、泗)通于河(戴按:当作菏),水在南’。许叔重《说文解字》菏字下云:‘菏水在山阳湖陵南,《禹贡》“浮淮、泗,达于菏”。’今《禹贡》及《汉书》‘菏’皆转写讹作‘河’。惟《说文》足资证实。东晋《古文尚书》孔传曰:‘菏泽在湖陵’,袭叔重之言。菏泽水者,以为泽之所在,谬矣。” [1](4P236)此二例分别从温城与轵县的地名辨析,以及菏与河的文字考证来考察伪古文作伪行迹。戴氏所言对东晋《古文尚书》的继续辨伪又提供了有力证据。 《经考附录》是戴震研治群经的心得体会,其中也有对伪《古文尚书》考论的文字,间有卓见按语,颇得其正。如《经考附录·赝孔安国书传》云:“孔冲远引《晋书》言,梅赜所上孔氏《古文》出于郑冲。必当时赜进书饰辞,而史录之,非实能考得其源流也。至以为王肃似私见《古文》,而阎百诗证之为作伪者窃王肃,是固然矣。钱编修晓征尝与予论及此,疑《古文尚书》乃肃私为之,故东晋始出。肃未见《逸书》十六篇,乃博采传记所引《书》辞,为伪书二十五篇,假托于孔氏而为之传,其意欲以证己之言,而难郑。盖即伪作《孔子家语》之故智耳。非王肃无此淹博,亦不能如此善摹古也。肃既自为今文作解,又为伪《古文》书传,使后人得之,惊服其解之精确,与古人合。《家语》、《古文尚书》皆肃伪本。其近理处,摹古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