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学与中国医学的关系
姓名:许英汝
学院:基础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
学号:2013442009
内容提要:佛教源于印度,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于公元前2年始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真正影响中国医学的是佛经。主要表现在佛经对中医辨证理论的影响, 佛经对中药品种、 认识的丰富, 佛经治疗技术对中医的补充。总之, 佛教传入中国后, 对中国医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尤其在隋唐以前, 对中医学早期的理论和实践, 其补充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医药民俗的形成与传承,与佛教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键词:佛教 中国医学 佛经
中医学蕴含着千百年溶合而成的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为广大民众所认可并信服。佛教虽然发源于古印度,但至魏晋之后,逐渐中国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至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获得很大发展。唐朝最为兴盛,宋代以后渐趋式微。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部分,至佛教传入便与其结下不解之缘。两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一、佛经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佛教进入中国, 真正能影响中国社会的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佛像; 二是佛经。信奉总要有信奉的对象, 尤其是便于膜拜, 进行宗教仪式, 营造宗教气氛, 这就产生了佛像。而为了安置佛像, 就需要建寺。汉代明帝年间, 始建寺铸像。而为了传播、 教化和普及佛学, 就需要译经。真正影响了中国医学的, 就是佛经。东汉恒帝建和二年( 公元 148 年) , 安息国太子安世高,本名清, 来中国从事佛经译注和传播教义, 其译之要者, 即小乘佛教, 而其本人为高僧, 又为名医( 见5大正藏6卷 50)。此后, 月支国人支娄迦谶, 又译大乘佛教, 还有世居敦煌的竺法护以及鸠摩罗什、 玄奘、 文净等中外名僧, 先后译注, 最后汇编成5大藏经6, 共有 1916部, 8416 卷。其中有佛医经 21 部:《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 《佛说奈女耆婆经》、 《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 《佛说佛医经》、 《佛
说胞胎经》、 《佛说佛治身经》、 《佛说活意经》、 《佛说咒时气病经》、《佛说咒齿经》、 《佛说咒目经》、 《佛说小儿经》、 《禅秘要法经》、 《坐禅三味法门经》、 《禅法要解经》、 《禅要诃欲经》、 《治禅病秘要经》、 《 迦叶山人说医女人经》、 《说救疗小儿疾病经》、 《佛说医喻经》、 《五门禅经要用法》等。
佛经对中医辨证理论的影响
人类对万物本原的研究产生了两种认识,一种是构成论,一种是生成论。古印度的四大说,滥觞于古老的《梨俱吠陀》时代,通过《奥义书》的发挥,深刻地影响了包括佛教在内的当时各派哲学 。四大说( 有时加上“空” ,则为“五大”) 认为,无论是宏观的宇宙,还是微观的人体,都是由地、 水、 火 、 风的四大要素构成,“空”则为四大的构成物提供活动的空间。元气说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生成的重要理论, 与阴阳 、 五行结合 ,构成了宇宙生成的基本图式。这种基本图式也为中医所用而成为其医学理论的基础。中医借用哲学范畴“元气” ,有时也将其转换成医学范畴“原气”,如《难经》第八难云: “诸十二经脉者 ,皆系于生气之原 ,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径脉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 ”强调原气是人体生命之根本 。
印度佛教中的医学认识, 很早就影响了中国古代医学。印度佛教有《维摩诘经》, 其中有“四大说”, 认为是一切疾病的根源。翻译过来的中国佛经《佛说佛医经》中说: “人身中本有四病, 一者地,
二者水, 三者火, 四者风。风增气起, 火增热起, 水增寒起, 土增
力盛。本从四病, 起四百四病.”南北朝陶弘景增补《肘后方》序云:“人用四大成身, 一大辄有一百一病”。并将《肘后方》改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 从书名变化上, 也可以看到佛经的影响痕迹。唐《千金方》、 王焘《外台秘要》, 隋、 宋、 明代, 以及《金匮玉函经》、 《医门法律》等等著作中, 都有“ 四大”的引文和论述。“四大”学说, 对中医五行学说的丰富、 补充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到了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开始用气来解释四大。《千金要方》卷一《诊候第四》云 : “地水火风 ,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 举身蒸热; 风气不调, 全身强直,诸毛孔闭塞; 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 土气不调, 四肢不举, 言无音声 。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作 ,四百四病同时俱发。 ”这里明确将四大变为四气,认为四大就是四气。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4绝对值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QGDW 11651.13-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3部分:穿墙套管.pdf VIP
- 电子商务客服教案课程.doc VIP
- 客服培训课程小游戏.pptx
- QGDW 11651.12—2017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2部分:母线及绝缘子.pdf VIP
- 中国食用油行业现状分析-小包装食用油市场潜力巨大
- 分散式风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定价策略与渠道价格管理8.doc VIP
- 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控制37页PPT.pptx VIP
- QGDW 11651.10-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0部分:干式电抗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