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示定理的自由地表与核幔边界地形起伏研究-XAMPPLinux5.6.ppt

基于表示定理的自由地表与核幔边界地形起伏研究-XAMPPLinux5.6.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表示定理的自由地表与核幔边界地形起伏研究-XAMPPLinux5.6

* * * * * * * * * Mas 千分之一弧秒 * * * 对中等尺度CMB起伏无分辨率 * * * * * * * * * * the amplifying effect of CMB dip topography is more pronounced for the shorter period.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by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Fresnel zone and the dominant frequency * * The take-off angle differences between P and ScP are so large that the super-shear rupture directivity of the event may lead to rapid ScP/P amplitude ratio variation. Therefore, we measured the peak-to-peak amplitude ratio of PcP/ScP instead of ScP/P Besides, ScP/PcP amplitude ratio should be more sensitive to deep mantle structures and less affected by heterogeneities in the upper mantle and crust where both phases share the similar path of P-wave. * The ambiguity of CMB topography could be partly resolved by comparing absolute amplitudes of PcP and ScP. * * * * * * 自由地表起伏研究 研究意义 地震学研究进展 转换面波观测 数值模拟 理论推导 讨论与小结 答辩提纲 绪论 核幔边界起伏研究 研究意义 地震学研究进展 算法介绍 正演测试 ScP观测 讨论与小结 结论与展望 核幔边界起伏研究 算法介绍 边界条件 核幔边界网格化,划分出的每个小网格被近似为一个子点源,对核幔边界上的每一个子点源对接收台站的远场贡献进行积分求和,即为台站处的ScP位移。 V.Cerveny, seismic ray theory, P481 反射系数 CMB平面波入射 其中 最终表达式 核幔边界起伏研究 正确性验证 与FK结果对比 核幔边界起伏研究 波形结果吻合 震源深度:80km 速度模型:PREM 衰减模型:220km之上强衰减 自由地表起伏研究 研究意义 地震学研究进展 转换面波观测 数值模拟 理论推导 讨论与小结 答辩提纲 绪论 核幔边界起伏研究 研究意义 地震学研究进展 算法介绍 正演测试 ScP观测 讨论与小结 结论与展望 起伏设置 径向轴对称 h(r) = H*(1+cos(2*pi*r/L))/2 H0, 隆起 H0, 凹陷 L H 核幔边界起伏研究 参考波形 无起伏的ScP波形 振幅放大系数 起伏情形与参考波形的 ScP最大振幅比 CMB隆起与凹陷模型结果 隆起 散焦效应 振幅放大系数:0.3 到时差:0.6s 凹陷 聚焦效应 振幅放大系数:3.0 到时差:-0.3s 核幔边界起伏研究 L = 180km, H = +/-3km 隆起 凹陷 无论是0.3s还是0.6s,均容易被三维结构所干扰,使得振幅信息更为重要 中心频率 隆起模型 波形一分为二,放大系数0.3 凹陷模型 振幅放大系数随频率变化 放大系数等值线 不唯一性 当放大系数为0.3 L: 2.6 deg H: 2.2 km L: 4.2 deg H: 5 km 核幔边界起伏研究 自由地表起伏研究 研究意义 地震学研究进展 转换面波观测 数值模拟 理论推导 讨论与小结 答辩提纲 绪论 核幔边界起伏研究 研究意义 地震学研究进展 算法介绍 正演测试 ScP观测 讨论与小结 结论与展望 数据:Hi-net 观测:PcP/ScP 强PcP模型 L=5° H=-4km (凹陷) 弱ScP模型 L=2.2°H=1.4km (隆起) ScP观测 2013.05.24 鄂霍次克海域 震级:Mw6.8 深度:624km 核幔边界起伏研究 ScP vs PcP 绝对振幅 观测点集中于虚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