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学习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润物细无声 -------杜郎口见闻与感想 很有幸能够去一趟教学圣地杜郎口中学。 一个位于山东省西南边的农村中学。说真话,学校校园看着并不美。比我想象中的杜郎口中学差远了! 普普通通的校舍,最高不过三层;普普通通的老师,一脸的饱经风霜。倒是学校的食堂、报告厅和图书馆以及藏起来的停车场引起的我的浓厚的兴趣。趁着课余,走进去看看。竟然还发现了这么样的一所学校,还有低矮的老师平房宿舍,标准的五六十年代的家庭小院,小院的土墙可以掉渣。山东的天真跟十堰不一样,说风沙的狠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一天半的学习,风呼呼的刮,整个一个冷字。让人无处躲藏。那个穿堂风真是个厉害。(说到停车上,悄悄走进去一看,车是清一色的型号,看来这是某年某月的一次团购,当然,这是题外话,跟本次我的讲话主题联系不大) 走进教室,隐约可体会到孩子们身上的生活气息。有人说那是学生的脚丫子的味道。特地看了他们中午的就餐。可怜的孩子们吃的无法跟城里的孩子们比。600个学生同时用餐,听不到吵闹,像一个平静祥和的大家庭。这可不是因为有班主任在场。而是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杜郎口中学创造了中国教育的一个奇迹,成为无数中国教育学者向往的圣地。我一直在想,这其中有什么样的魔力。在中国大地上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百思不得其解。 它的占地比东风五中大不了多少,学校共有14个教学班,初一初三六个班,初二四个班。大约600名学生。学校有2栋教学楼,一栋办公室,一栋实验楼,一个多功能报告厅,2栋学生公寓,4排教师宿舍,一个食堂和一个标准化的运动场。 走进杜郎口中学,我马上就感受到校园文化非常浓厚。在学校的围墙上、办公室墙上、教室墙上和楼梯上到处是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的名人名言,还有许许多多的有关科普、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让学生们整天沉静在校园文化之中,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   一位教育者说过这么一句话:“优秀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区别不在于校舍,也不在于讲在口头上的办学理念,而在于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细节。” 走进杜郎口中学的第一天了,给我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是来自于创意独特、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   深入到每一个班级,你的第一个感觉便是眼花缭乱,教室内外,墙壁上下,甚至是一个角落,楼梯台阶侧边都是一个个宣传专栏,教室的门上贴着全班学生的合影彩照,旁边写着“我能行,我最棒”。我仔细数了一下,内外墙壁的下方有四十块小黑板(每个教室),供学生练习展示之用,上方是一个个文化专栏,每个教室内外都有二十个以上;有学生自编的激励性语言,有班训,班的班训是:“团结合作,奋勇拼搏,超越自我,超越对手,创造辉煌,打造王牌x班”,有“才艺展示”、“书法展览”、“真情流露”、“试一试,我能行;拼一拼,我能赢”,有“习作展示”、“作业展览”、“绘画天地”等一个又一个文化专栏,还有“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等一幅幅让人振奋的标语。细细品味,精妙的剪纸艺术令人惊叹,真情流露的习作让人动情。一句话,文化氛围太浓,浓得让人心跳震撼,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心中想的只有进步,还能不健康成长?细细品味,一个个文化专栏,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字迹也显得稚嫩,却处处表现出孩子们对明天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和真知奇才。  ?? 欲擒故纵”、“暗渡陈仓”、“曲径通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等,我想这词句就道出了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德育工作只能悄无痕迹的渗透在学习的各个场所、各个环节,也就是说,德育也一定要在课堂和生活中完成,这也就是我们常说“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道理所在。愈是郑重其事、大张旗鼓讲德育,其负面影响愈是严重、德育效果愈差,因为我们同样犯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错误。听说杜郎口中学就没有德育处,但人家学生却思想淳朴、勤奋好学,我想他们才是领悟到了德育工作的真谛——把德育融入无形的班级文化建设,让有形的德育变得无形无声。只有让学生沉浸在无形的班级文化中,他才会不知不觉的被感染、感化、熏陶。

文档评论(0)

nrdu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