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偶数与中国文化
表达偶数概念的最小数字“二”、“两”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崇尚对偶、崇尚对称这一观念已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各个方面都有淋漓尽致的表现。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古典诗歌的创作中,对偶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段,这可以看成是这种观念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比如大家都熟知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还有人总结出了一些对格,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在城市规划上,这种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拿北京来说,有天安门,便有地安门相对应;有天坛、日坛,便有地坛、月坛;东有东四、东直门,西有西四、西直门,都是成对而名,匹配得非常整齐。
从数字上来看,这种观念就表现为偶数的存在。只有偶数才是一个至少能分析成两部分的完整的整体,其中这两部分相互依存。如我们说“二龙戏珠”、“二泉映月”,这都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假如我们说“一龙戏珠”、“一泉映月”就很可能索然无味,人们的印象和感觉也许就觉得不可接受。大家知道,在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二”,阿拉伯数字写作“2”,“二”的变化形式还有“两”。“二”、“两”的实际意义是指数量,如“一石二鸟、“二人世界”、“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中的“二”和“两”。“二”、“两”作为最小的偶数,在一个崇尚偶数的文化氛围中,它也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一些吉祥的意义。
中国人很重视礼尚往来,有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每逢年节,总要去走访亲友。按传统习惯,一般也不要“空手到”,多少要带些礼物。所送礼物数量,最少也要保持最小的偶数,即“二”。当然,只要是偶数,自然也是多多益善;不过,我们又讲究礼轻情意重,如果送多了,即使是再吉祥的数,受礼者也会觉得你另有他图。比如,送人酒,一般要送两瓶,送点心少也得送两盒。如果谁要是送的数量是“三”,那就可能被视为“二百五”。话又说回来,最近几年,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送礼物时也有送一个或三个的,这可以算是舶来的习惯。
在北京,传统的婚礼仪式,往往有一人手提点心盒行走在婚庆队伍中,点心盒数量常常为两个。这种习俗今天已不多见,但它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并未消失。我们仍然可以目睹到提着点心盒子的婚礼。数量为二,毫无疑问,也是取其吉利之意。新婚燕尔,谁希望形单影只呢?
人们在选择号码(如电话号码)、选择结婚时间时,除了挑选大家普遍热衷的“六”、“八”外,剩下的就是挑选“二”了。如电话号码末位数是“l”、“2”或“3”时,那大家都会把“2”视为吉祥号码。结婚时,也会选2号、12号或22号(这里的结婚是法律上的结婚登记)。
有一点还应指出,有时“二”在与“三”、“八』在一起时,它的语音形式便附加了一层吉祥之意。这主要是指在香港话中,『二”的声音与“容易”的“易”极为相似,所以“二三”相连,便谐音“易生”,“二八”便谐音“易发”,“二三二八”并在一起,就成了“易生易发”。也正因为如此,谁要是能得到2328这样的号码,那可真是大吉大利了。而这类号码,一般可以公开拍卖,要想得到这样的号码,也得花一笔可观的费用。
还有一点,我们也不能忽视。在汉语的词语系统中,用数字来组成词语的现象很是引人注目,“二”当然也不例外。耐人寻味的是,用“二”组成词语中,人们往往习惯上把两位名人等并列在一起称“二……”,而这在“三”、“四』等中就较少见,当然也绝非没有。为什么要偏爱“二”呢?这就是崇尚偶数的一种体现。这种解释也许有点牵强,很可能是客观事实使之然。谨提出来供大家参考。请看下面的例子:
二王,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精于书法,故相并称“二王”。
二龙,东汉时,许虔、许邵兄弟以才识名节闻名于世,被人称为“二龙”。后来用以比喻有才识的兄弟。
二老,孟子曾称伯夷、吕尚两个有声望的老人为“二老”,后常用来指同时齐名的两位老人,也泛指两位老人。杜甫《寄赞上人》诗:“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二阮,西晋名士阮咸与其叔叔阮籍都属“竹林七贤”,被合称为“二阮”。皎然《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诗:“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
二陆,晋时人陆机、陆云兄弟以文著名,被人相并称为“二陆”。后用来称赞兄弟二人齐秀。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诗:“兄弟真二陆,声名连八裴”。
二难,东汉陈元方、陈季方兄弟贤德不相上下,因“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故称“二难”。后用来指有贤德的兄弟,也用来称有贤德的朋友。
二宋,同时齐名的宋姓两人,如宋代宋祁和宋庠,合称“二宋”;宋代宋雄、宋琪齐名,时称“二宋”。
二班,汉班彪、班固父子齐名,合称“二班”。
二徐,五代南唐徐铉、徐锴兄弟因研究《说文解字》而闻名,时称“二徐”。
二程,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二谢,同时有名的谢姓二人,如南朝宋谢灵运、谢□,时称“二谢”。杜甫《解闷》诗:“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心”。
二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