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古籍珍本论文古籍文献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古籍珍本论文古籍文献论文 河南地方珍本古籍文献价值探讨 摘 要:河南古籍地方文献是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手稿本、稀见书、禁毁书是河南古籍地方文献的精品,研究河南古籍珍本地方文献,对于彰显中原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与支撑力的提升将有重要作用。河南各地遗留有大量的古籍文献,其中有不少古籍手稿本、稀见书和禁毁书尤为珍贵。如新乡市图书馆藏孙奇逢的《读易大旨》手稿、明代崔铣撰的《文苑春秋》4卷,孟县文化馆藏孟津人王锋撰的《拟山园选集》等,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留有大量的古籍文献。其中有不少古籍手稿本、稀见书和禁毁书尤为珍贵。现将河南图书馆(含博物馆)藏的一部分珍本古籍价值述论于次,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手稿本 河南图书馆(含博物馆)藏有不少前代手稿,这些书未曾刻印,全是孤本,而且有很多是河南地方文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如新乡市图书馆藏孙奇逢的《读易大旨》手稿,就是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版本价值的珍本,书前有自序云:“至苏门始学易,年老才尽,偶据见之所及,撮其体要,以示门人子弟,原非逐句逐字作解,故曰大旨。”①《读易大旨》,《四库全书总目》已著录,此书并不稀见,但作为明末清初大学者的手迹,作为本乡本土的手稿地方文献是弥足珍贵的。又该馆珍藏的李棠阶的《强斋日记》原稿,起于咸丰元年辛亥十一月二十七日,止于咸丰二年壬子四月二十一日,这本日记原稿不仅是李棠阶的手稿,而且恰好是民国年间影印的《李文清公日记》中所缺遗的部分,此手稿有拾遗补阙的功效,使《李文清公日记》成为完璧。李棠阶字文园,号强斋,清河内(今沁阳县)人,历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卒谥文清。显然,《强斋日记》手稿作为本地文献在近代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南阳市图书馆藏的南阳近世名人张嘉谋撰写的《中州人物考续编》手稿4册和南阳市博物馆藏本地才俊4册(魏氏家谱1册、洒然居日记1册,函稿积存1册、书札拾遗1册)、张嘉谋给魏吉良信(关于建立南阳图书馆的信原件)、《河南通志稿水系采访稿》2册等,这些手稿对于研究河南特别是南阳地区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均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918年12月19日当地名人孙甲荣、李时灿等十人集资办矿的启事:“敬启者,吾豫沁、修一带铁矿,我同仁惨淡保持历十余稔,璧虽云还,货仍弃地,时机坐失,言之忽然。去冬在京同人协议,由发起人集资创办,一载以来,换领矿照,各方调查,订购机器,延聘技师,刊布章程及预计书 河南省图书馆藏《春秋订误》15卷卷首1卷,清汤豫诚撰,稿本,14册。此稿本《中州艺文录》及《河南通志艺文志稿》皆失收。汤豫诚字素一,河南仪封人,中州先哲传儒林传有传。该书成于清雍正十二年,有序为据,且此稿本不避“弘”字,也以此可断为雍正间物。此书于春秋经传多持异论且富创见,非腐儒说经者可比24卷滕稿1卷,清范照藜撰,清嘉庆四年河内范氏细论书屋稿本,13册。此稿本《河南通志艺文志稿》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著录,谓有传抄本。该稿本是河内范氏用特制朱丝栏稿纸正楷书写,版口有“乡音正误”和“细论书屋”字样。是书以诗韵成编,按字标目逐字加以音释,多引古书作证,间附俗语里谚,以匡乡音之失。前有嘉庆四年乙青自序(乙青为范照藜字)。滕稿1卷,用同样稿纸书写,无头尾,疑为续补之作。以上两稿本皆省图书馆全国善本孤本书,有极高之学术价值。③ 《隋书牛弘传》载隋以前的古籍经过了五次大的灾厄,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到隋至明书籍又遭五厄,加上清代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又禁毁了不少古籍,再加上一些自然损毁,数百年前的古籍能流传至今确属不易,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稀见书就更加珍贵。 乡邦文献。就是乡土气息浓而在外地不能多见的本地历史资料,如安阳市图书馆藏的明代崔铣撰的《文苑春秋》4卷,明嘉靖刻本,4册。崔铣,字仲凫,安阳人,官至南京礼部侍郎。是书《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存目二著录④,其所载内容上起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入关,下止明太祖100篇,主旨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世道人心者不录,故曰春秋。《四库全书》存目之书流传不广,此书《中国丛书综录》、《贩书偶记》正续编皆失载,足证世间存书不会太多。该馆藏的《非儒非侠斋金石丛著》,其中包括顾燮光辑的《河朔新碑目》3卷,范寿铭编的《河朔访古新录》14卷、《河朔金石目》3卷、《河朔金石待访目》1卷,这些书目虽为民国印本,但其学术价值极高,尤对本地学者作用更大,它们是编写安阳考古史和文物史的几把钥匙。该馆藏的一册《河南黄沁两岸详图》,不仅可供研究豫北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的学者参考2册,清抄本,是书系反映当时地方经济、财政税收的重要文献,且由于系官方内部使用,故流传极少。武陟县图书馆藏的本县驾部村原文会撰的《柏亭集》,道光年间刻本,字里行间流溢本地泥土气息和乡邦文献的芳香并存。⑤《陈侯实政录》3卷,襄城土民公编,康熙四十

文档评论(0)

iwgv1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