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置石在东西方园林中的运用.doc
置石在东西方园林中的运用
摘 要:遍观古今中外园林,在设计与创建中都少不了石材的点缀,石材种类之多,运用范围之广,设置手法之灵活,都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本文就东西方园林中置石的不同形式和文化因素进行简单剖析。
关键词:置石;中式古典园林;枯山水;西方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1-0032-02
1 引 言
园不可无石,置石是园林造景的一种重要手法。人类园林的发展史中,无论是东方园林,还是西方园林,都大量运用了石材造景,特别是东方式传统园林,作为世界园林的代表,造园家们尤其热衷于置石。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园林布局等不同因素,置石的手法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就置石在东西方园林中的不同运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2 置石与东方园林
2.1 置石与中式园林
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目的,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一思想在造园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石头作为大自然的产物,自然得到造园家的青睐。
2.1.1 有园必有石
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千变万化,这里仅浅谈中式造园中的置石艺术。中式园林不论南北、大小,几乎是有园必有山石。与自然山石不同,园林中的山石除兼备自然的形神外,还要具有传情的作用。《园冶》中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是这个意思。
《园冶》缀山篇中把山石分成几大类:一种是“厅山”,顾名思义,就是在厅堂的前院中点缀山石。按《园冶》所说,厅山一般要“稍点玲珑石块”,而不宜复杂。这就是说,要少而精,要突出重点、主题,要以一两块形制优美的石峰作为主体来点缀庭园空间。其造型要符合透、漏、瘦、皱的美学原则。如留园的冠云峰。用现在的眼光看,“厅山”更接近于抽象雕塑。一种是墙中嵌埋壁岩,有的嵌入墙内,有的虽与墙面脱离,但效果与前者同,均以粉墙为背景,犹如一幅写意山水画。正如《园冶》所云:“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以上两种均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庭园空间,而对于某些较大的庭园空间来讲,则喜用大规模堆山叠石。山石多峰岩嶙峋,沟壑纵横,脉络分明,深得山林野趣。如苏州的狮子林。
2.1.2 置石形式有所发展
山石除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外,还可分隔空间,被分隔的空间多相互连绵、延伸、渗透,而不流于空旷、单调。而且山石尚可起遮挡视线和围合空间的作用。甚至利用山石还可以堆叠成各种形式的蹬道,这也是古典园林中富有情趣的一种创造。
从现存的中式古典园林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北方气势磅礴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秀气玲珑的私人园林,山石布置无处不在。而现代园林中同样少不了置石,或堆叠假山,或单独造景,或设置驳岸,或砌筑花坛,无论是石材的种类,还是置石的形式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2.1.3 中式园林追求“天人合一”
现在我们普遍见到的各类假山、石材种类繁多。除近代所作之水泥或GRC玻璃纤维假山外,常见的有湖石、黄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千层石、水石、腊石、花岗石等。这些石头各有特色各有其审美价值。因其各自形状不同,在园林中的运用也不同,最终所展示出来的效果亦不同。
中式园林总是以一种近似山水画的形式呈现人们印象中,这也是我们为何将其称为山水园林的原因。我们的造园家们总是竭尽所能的将我们的居住环境还原于自然之中,这也符合了中国古典园林力争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
2.2 置石与日式园林
在置石上,日式园林多用伏石,表明臣服于天的思想。尤其从代表日本最高峰的庭院艺术――枯山水园林中,我们可以了解日式园林中石材的应用。
《造园记》中规定“在没有池子、没有用水的地方安置石子、白沙造成枯山水,所谓枯山水就是用石头、石子造成偏僻的山庄,缓慢起伏的山峦,或造成山中村落等形象。”以白砂的不同波纹,通过人的联想、顿悟赋予景物以意义,它的美更多地需要靠禅宗冥想的精神构思。因而具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它不单是一种表现艺术,更是一种象征的艺术和联想的艺术。如京都龙安寺,在无一树一草的庭园内,经过巧妙的构思,通过块石的排列组合,白砂的铺陈,加上苔藓的点缀,抽象化为海、岛、林,幻化出另一种境界,所以龙安寺也称“空庭”,使人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由有限进入无限,达到一种“空寂”的情趣。
枯山水中使用的石头,气势浑厚;象征水面的白砂常被耙成一道道曲线,好似万重波澜,块石根部,耙成环形,好似惊涛拍岸。
由此可见,在日本的枯山水园林中,置石的运用绝不仅限于点缀,而是作为园林景观的主体代替了真实山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