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监控量测施工作业指导书精要
宇松铁路隧道工程
? 编号:JJYSZHB/SD01-06
?
??
围岩监控量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
单 位: 中铁九局宇松工程指挥部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
2013年8月20日发布 2013年8月21日实施
目 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3.技术要求 1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8
5、施工要求 10
6.劳动组织 12
7.设备机具配置 12
8.质量控制及检验 12
宇松铁路隧道工程
围岩监控量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 序号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m) 1 V~VI 5 2 IV 10 3 III 30 4 II 50 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详见表2、图1。
表2 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 地段开挖方法 一般地段 特殊地段 示例 全断面法 一条水平测线 —— 图1(a) 台阶法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 图1(b) 分部开挖法 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 CD或CRD法上部、双侧壁导坑左右侧部,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两侧斜测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测线 图1(c)图1(d)
图1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布置示例
3)浅埋段地表下沉:浅埋隧道地表澄江测点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按表3布置。
表3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序号 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 纵向测点间距(m) 1 2B<H0<2.5B 20~50 2 B<H0≤2B 10~20 3 H0≤B 5~10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小于H0+B,地表有控制性建筑物时,两侧范围适当加宽,见图2。(H0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3.1.2 选测项目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项目,作为必测项目的验证和补充,包括(见表4):
表4 隧道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选测项目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考虑围岩代表性、围岩变化、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的变化。监控量测断面在相应段落施工初期优先设置,并及时开展量测工作。
3.1.3 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3.1.4 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喷层表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
3.1.5 不同断面的测点布置在相同部位,对称布置,以便进行相互验证。
3.2 监控量测频率
3.2.1 有开挖面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见表5。
表5 开挖面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序号 监控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 监控量测频率 1 (0~1)B 2次/d 2 (1~2)B 1次/d 3 (2~5)B 1次/2~3d 4 >5B 1次/7d 3.2.2 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见表6。
表6 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序号 位移速度(mm/d) 监控量测频率 1 ≥5 2次/d 2 1~5 1次/d 3 0.5~1 1次/2~3d 4 0.2~0.5 1次/3d 5 <0.2 1次/7d 3.2.3 开挖地质素描、支护状态、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的描述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必要时,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的描述频率加大。
3.2.4 选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根据施工中具体情况及必测项目反馈信息的结果确定。
3.3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3.3.1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参照表7、8。
3.3.2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确定的位移控制基准,参照表9。
3.3.3根据位移控制基准,可分为三个管理等级及其相应采用的工程对策,见表10。
表7 跨度≤7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围岩级别 隧道埋深h(m) h≤50 50<h≤300 300<h≤500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 II - - 0.2-0.6 III 0.1-0.5 0.4-0.7 0.6-1.5 IV 0.2-0.7 0.5-2.6 2.4-3.5 V 0.3-1.0 0.8-3.5 3-5 拱顶相对下沉量(%) II - 0.01-0.05 0.02-0.06 III 0.01-0.04 0.03-0.11 0.1-0.25 IV 0.03-0.07 0.06-0.15 0.1-0.6 V 0.06-0.12 0.1-0.6 0.5-1.2
表8 跨度7m<B≤12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围岩级别 隧道埋深h(m) h≤50 50<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