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1.1 鸦片战争的烽烟素材 北师大版.docVIP

八年级历史上册 1.1 鸦片战争的烽烟素材 北师大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上册 1.1 鸦片战争的烽烟素材 北师大版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知识与能力 了解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 迁移的能力。 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编写虎门销烟的故事讲稿,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中香港岛和五个通商口岸的位置特点,讨论导致 这一位置特点(位于东南沿海)的原因;若条件许可,可组织讨论这些地区的 开放与今天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 (包括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 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受到战败求和的刺 激,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这是对闭 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通过学习,认识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 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分析 就世界史的范围来说,鸦片战争是当时已经完成产业革命芝量强大的资本 主义国家——英国,对一个正处在封建主义迟暮中步履蹒跚田三乏国家——中 国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就中国史的范围来说,它引起了中国社会一系魏的变 化,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局面。换句话说,它是中禹近代史 的开端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也是整个中国万史 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课文共分三个子目, “林则徐虎门销烟”介绍了鸦片走私的原因和危害, 以及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 “中英《南京条约》”介绍了鸦片战争的经过、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介绍了 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和《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三目标题的逻辑关系是: “林 则徐虎门销烟”旨在说明鸦片战争的起因(含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中英 《南京条约》”介绍了鸦片战争的经过和影响; “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 志》”也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之一,即引起了中国新思想的萌发。 [林则徐虎门销烟] 本目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个内容: L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英国在17世纪中期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60年代又开展产业革 命。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首先是棉纺织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19世纪中 期,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强大的工业生产 能力需要寻找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正是英 国理想的侵略对象。起先,英国商入主要向中国输出毛织品和印度棉花,而从 中国输入茶丝等物。由于中国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加上政府 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和防范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商人未能在中国为自己的 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现贸易逆差。如1781—1790年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 9626万元,而大约同期的1781—1793年间,英国毛织品等输华总值是1 687万 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六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商人发现了鸦片不仅 可以获得比成本高得多的利润,而且它又具有一种特殊性质,即人们只要吸食 成瘾,就不能不经常地、愈来愈多地需要它。中国人口众多,鸦片市场前景广 阔。于是,英国商人非法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据不完全统计,1787年,英 国输华鸦片是200箱(每箱约100斤或120斤);1800—1804年间,每年平均 3 500箱;1820--1824年间,每年平均7 800余箱;到1838年,竟达4万余箱。 由于鸦片的激增,中英间的贸易逐渐发生了变化,英国由贸易逆差(即人超) 变为贸易顺差(即出超)。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鸦片的大量走私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具体表现如下: (1)损害身心健康。据记载,鸦片战争前,吸食鸦片者已达200多万人, 吸食者有官员、绅士、幕僚、兵丁和太监等,吸食地区从沿海扩展到十数省。 鸦片是一种慢性的杀人毒药,对吸食者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严重的损害。魏源指 出,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命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 于洪水猛兽”。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也说: “不是吗, ‘奴隶贸易’比起 ‘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