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可可西里观后感.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可可西里》走进纪实类电影 什么是电影?现代人已经将电影作为一种消遣,生活中的一部分。电影是一种艺术,是一次表达,是一串长长的胶卷,是蒙太奇,有人说现代人的生命得到了延长,因为电影给了我们另一种生活的体验。电影有它的理论,有不同的类型,纪实电影理论的支持者们认为只有通过影像和声音记录现实,是物质现实复原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电影。正如安德烈·巴赞说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克拉考尔说的“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纪实类电影的导演们只是用他们的摄像机记录画面与事实,将物质世界完整呈现。 世界的纪实类电影的产生是在二战后期。最早的纪实类电影如默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等,但是被认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是美国弗拉哈迪于1921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奴克》。记录电影什么时候才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呢?1948年,布鲁塞尔举行的“纪录片世纪大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的四十几位纪录片代表下的定义是:“纪录片是以各种记录方法,用胶片录下,经过诠释后的现实的各个层面,诠释的方式可以是正在发生的事物,也可以是忠实而有道理的重演发生过的事实;其目的在于透过感性或理性的管道去激发和加强人类的知识和认识,并真正提出经济、文化和其他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其实中国的纪实类电影理论是直到80年代才产生,在这之前,中国的传统电影理论是三位一体的,即: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戏剧性的叙事,蒙太奇的剪接手法。而在当时80年代初,最迫切需要的是注重理论问题的提出与讨论的时机,要求精而少的电影理论,要求引进外国理论当初符合这一迫切要求的就只有纪实电影了,事实证明纪实类的电影在很多方面都颠覆了原来的电影观点。但是纪实类电影又有一点分类,它又分为:纪实型,创意型,政论型,访谈型,讲话型等不同类型。《可可西里》应该是属于创意型的。 首先从选取的材料上来讲,纪实片选取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可以原封不动,也可以经过稍加改编,总之“事件基本上保持自己的全部特征,独特性和真实的暧昧性”。陆川选取的材料是一直保护可可西里的志愿巡山队,一群血气方刚的汉子,他们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藏羚羊与偷猎者周旋。而在现实中也有这么一只巡山队,现实中的偷猎分子也很猖獗,肆无忌惮的捕杀藏羚羊,致使藏羚羊的数目急剧下降不到一万只,这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影片中记者跟随日泰的巡山队想要报道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的真实情景,但最终巡山队的成员都以悲剧的结局告终。现实生活中是这支巡山队因为资金原因不得不解散,虽然陆川导演没有严格的遵循事实,但是原型还是在的,材料毕竟是真实的。约翰·格尔逊在《记录电影的首要原则》一文中说:“迄今为止,我们把所有根据自然素材制作的影片都归入纪实电影的范畴。是否使用自然素材被当做区别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关键标准,凡是实地拍摄的影片都被称为纪录片。” 这部影片在拍摄地的选取上进入到可可西里实地取景,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美丽而又神秘嬗变的可可西里风光,浓郁藏族气息的建筑,能歌善舞乐观豪爽的藏族汉子们这一切都通过镜头呈现在我们眼前。纪录片的几大特点之一就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上去,而不是将景色挪到摄影棚中来,事实上纪录片几乎不在摄影棚内拍摄,运用的技巧的摄影方法也较少,演员随意转换位置,这就需要摄影师顺势移动,对画面构图敏锐的感觉。在这一点上《偷自行车的人》极为显著。18世纪意大利的破败的小街,酒馆,妓院,吵闹的,肮脏的,摄影机都毫不避讳,将最真实的样貌展现于世人。《三峡好人》三峡民工聚集地,工地,《小武》中的较为畸形的一半农村一半城市的“开发区”景象。实地取景,就像将观众带到某一个地方,切身去感受,是给观众另一双眼睛。 给纪实类影片最高的评价莫过于说这个影片是导演出来的,这是对导演,对摄像,对整部影片的最高的赞美。故事片中讲究的是场面调度,演员的一步一动,一颦一笑,都有特定的点,摄像机的位置角度,都在导演的掌控之下,演员被摆弄,而纪实类影片恰好相反,演员随意移动,摄像机调整好自己的机位以捕捉到最好的镜头,于是我们有时可以真实感受到摄像机的移动,即画面的不稳定晃动。当然这对于摄影师来讲也是极大的挑战,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捕捉能力。于是贾樟柯在谈论到《小武》的成功时将极大地归功于摄影师。 演员也是货真价实的,他们可能没有出色的长相,如可可西里的日泰,但是他脸上深而老的皱纹凸显出来的沧桑是任何化妆品都无法画出来的;他们可能没有绝佳的气质,如三峡好人中俄男主公韩三明但是他身上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善良朴素,倔强坚强是一般演员无法企及的高度。电影中的主人公就像某个路人甲,但正是这样缩小了与观众的距离感。演员们也普遍采用方言,藏族汉子们用藏语对话,唱歌,三峡好人中的四川话与陕西话相互交替,人们最熟悉的最能勇于表达自己感情的语言就是自己的母语方言。运用地

文档评论(0)

nrdu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