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杆菌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枝杆菌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doc

  分枝杆菌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 罗泰来,申亮亮,柏银兰,薛莹【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湿重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标准曲线;牡牛分枝杆菌 parative study of Mycobacterium counting methods 【Abstract】 AIM: To build up a fast counting method for Mycobacterium vaccae (M. vaccae). METHODS: . vaccae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easurement and plate count method, and built up tetry to plate count and the other id etry and al linear correlation bet 105/mL to 108/mL.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dependable, and can be used for quick counting of M. vaccae. 【Keyetry; easurement; plate count; standard curve; Mycobacterium vaccae 【摘要】 目的: 建立牡牛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湿重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细菌数,建立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湿重法对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标准曲线. 结果: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湿重法相对于平板计数法的标准曲线,通过准确度分析表明在细菌含量在每毫升105~108之间时,两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牡牛分枝杆菌的快速计数.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湿重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标准曲线;牡牛分枝杆菌 0引言 结核病目前仍是严重危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当前全球约有20亿人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freeleter)、电子天平,离心机(eppendorf centrifuge 5415 D), 牡牛分枝杆菌(由微生物教研室保存);LB培养基,每200 mL含NaCl 2 g、营养粉2 g、酵母提取物2 g,固体培养基加入琼脂粉3.5 g;7H9培养基(DIFCO). 1.2方法 1.2.1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吸光度用接种环在从分枝杆菌菌种中取一环菌,接种到5 mL LB培养基中. 置于37℃摇床中振荡培养约24 h,使细菌活化. 测吸光度值,当吸光度值>0.6时将细菌按1∶100的比例转接到200 mL LB培养基中扩大培养,置于37℃摇床中振荡培养. 每隔3 h在超净工作台中用无菌移液枪从培养基中吸取5 mL菌液,于无菌短中管中,其余菌液放入摇床中继续培养. 用1 mL一次性注射器将短中管中菌液反复吹打,充分重悬,使聚集生长的细菌充分混匀. 取6个5 mL离心管,每管加入去离子水2 mL分别标记1~6待用. 从混匀后的菌液中取1 mL,用离心机离心,11 000 g, 1 min,收集菌体沉淀. 去上清,再次离心,充分除去培养液. 用2 mL去离子水重悬,以去除LB培养基对吸光度值的影响. 按倍比稀释法,将菌液进行稀释,得到6个稀释度. 细菌稀释倍数依次为2-1到2-6. 用去离子水做对照,依次对10个离心管中的菌液测吸光度值. 1.2.2用电子天平称细菌湿重按上述方法将细菌扩大培养. 1 mL一次性注射器将菌液反复吹打,充分重悬,使成团生长的细菌充分混匀. 取12支离心管,分别编号1~12,于电子天平上精确称重,准确记录各管重量. 将离心管分成3组,分别为1~4号、5~8号、9~12号. 第1组每管称量菌液0.5 mL,第2组吸1.0 mL,第3组吸1.5 mL. 离心,11 000 g, 1 min. 去上清,吸干培养基,再次离心,直到较好的去除培养基. 将收集了细菌的离心管于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重,记录重量. 用第二次重量减去第一次重量所得差值即为湿重. 将各湿重除以各管所吸取菌液体积,即得每毫升菌液的细菌湿重,取平均值,即为每毫升菌液所含细菌湿重. 1.2.3平板菌落计数法测活菌浓度按上述方法将细菌扩大培养. 每隔3 h在超净工作台中用无菌移液枪从培养基中吸取5mL菌液,于无菌短中管中,其余菌液放入摇床中继续培养. 用1 mL一次性注射器将短中管中菌液反复吹打,充分重悬,使成团生长的细菌充分混匀. 按十倍递增稀释至10-3~10-7. 取15块LB平板培养基,分别从每个稀释度的菌液中,取200 μL,用平板涂布法,涂于平板中,标明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涂3块平板. 37℃培养箱培养72 h后,可见菌落形成,选取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