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拜城原生态自然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拜城原生态自然村.doc

走进拜城原生态自然村   当听说拜城县亚吐尔乡有一个原始生态自然村,而且这个自然村有一片古墓地时,到拜城县采风的新疆知名作家、艺术家们的心动了,他们纷纷要求去看一看。    2006年10月20日,中巴车出了拜城县城往北走。远处,天山山脉白雪皑皑,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着银光。车穿过一个个村庄,一片片树林和农田,十多分钟后,车窗外满目都是青灰色的戈壁滩。往远处望去,一座座山峦蜿蜒起伏、盘亘逶迤。太阳升起来了,蓝蓝的天空飘着几丝浮云,使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   车走着走着,一座高约五十余米的红色圆锥形山突兀在眼前,山周围没有其它山与之相连。红色的山体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熠熠夺目的红光。“这座山很有特点,应该给它起个名字叫‘独乳峰’。”新疆著名作家董立勃的一句话逗笑了全车人。   过了“独乳峰”一转弯,一片盆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盆地呈弯月形,里面树木色彩斑斓,秋意昂然。红色、黄色、绿色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一弯清澈的山泉从林间的草地缓缓流过,使整个村庄显得宁静而优雅。    “天山峰峦耸峙,雄奇中不失秀美。站在泉边,可以凭岸赏巍巍雪峰,青青草地。这就是拜城原生态自然村――亚吐尔乡14村的自然美。”拜城县文化馆副馆长任克良说,由于亚吐尔乡14村地处偏远,村民的住房都有20到60年的历史,很多劳动使用的工具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村子边保存的古墓、水磨较为完整,现代人为影响的痕迹少,因此,通过拜城县文化部门及自治区有关专家鉴定为原始生态自然村。      古墓地墓葬遗址的震撼      我们首先来到村庄旁的古墓地。   古墓地在一片2000多平方米的土坡上。大家下了车穿过一大片铃铛刺和沙棘来到土坡上的古墓地。放眼望去,一座座古墓在千百年风雨的侵蚀中变成了一个个小土堆。但墓葬遗址内到处是风化的盘羊角和经幡杆,土陶、彩陶等,古代陶瓷的残片让我们摒住了呼吸。    “简直太神奇了,太震撼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盘羊角!湮灭在这片荒凉的土坡上究竟有一段怎样的历史?”大家兴奋地打开镜头“咔嚓、咔嚓”地拍了起来。   “看!还有土陶片。”我们像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秘密。拿起土陶片仔细地端详着。这片被风雨侵蚀严重的古墓,露出了用石头摆出的方形和部分骨骼,很多腿骨都比现代人腿骨长,特别是坍塌的土崖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是多层墓葬。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刘宾经过仔细观察后说,这里埋葬的很可能是中国先秦史料中提到的塞人或欧罗巴人。这里很有考古价值,一定要好好保护起来。   “从墓葬来看,这里很可能是一处古萨满教墓葬群遗址。”刘宾说,萨满教是比较原始的一种宗教,信仰图腾鬼神,原始萨满教在新疆分布很广,在历史上对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满、锡伯、达斡尔等都曾经产生过较深的影响,他们崇拜以太阳和高山为代表的自然万物,和伊斯兰教、喇嘛教(藏传佛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构成了新疆丰富的宗教文化。   面对古墓地,历史的幻影仿佛又在我们眼前浮现。历史是一个独具魔力的万花筒,风云百年,瞬息万变,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听我祖父说,他小时候这片墓地就是这样的,他们祖辈对这里很敬畏。大人孩子从不轻易接近这片古墓葬群,从没有人破坏墓地,就是放羊也从不到这里来。”村子里年愈90高龄的吐鲁洪?木沙说,现在村子里死了人也从不敢埋葬在这里。   这块浑厚、原始,散发着自然幽古气息的墓地,墓顶摆放的盘羊角,散落的土陶片,究竟埋的是什么人?究竟洒下了多少血泪?留下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当我们走在这片毫无昔日踪影的墓地上,耳边仿佛恍惚听见战鼓咚咚、杀声阵阵,眼前似见烽烟四起、血流成河……      古老的水磨的遥远记忆       “谁机触心将磨置,雪花玉屑付盈器……”,在14村,当我们看见一座古老的水磨时,不禁想起了清代著名诗人史善长描写的水磨磨面时的情景。   这座古老的水磨房,磨房屋顶倾斜而立,屋面之上铺设人工编织的稻草,磨房四周墙壁糊满了泥巴。在水磨房内有两个直径分别为1.5米和4米的仿古式木轮水磨,远眺水磨房水轮随流水轻快飞转。透过层层绿荫,使人仿佛觅见古代农家置身世外桃源的自在生活。   村子里有一条弯弯曲曲一年四季流水不断的水渠。    玉米是主食,而水磨就是加工玉米最主要的工具。现在水磨基本上绝迹了,都让现代的机器给代替了。有时下乡偶尔看到一个水磨,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但看到它破败的样子又徒生几分感慨。    “水磨是由上下两个磨盘组成的,固定上面的磨盘,下面的磨盘转动加工粮食。”任克良说。有水磨就得有磨房。磨房是建在小河沟上的,水磨,顾名思义,就是用水作动力。水磨是通过水漕冲转水车,水车带动水磨。这建磨房是有讲究的,水漕得有一定的坡度,水漕进水口很大,而下端出水口就很小,看上去只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