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oc
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重要性作用。陕北地区资源丰富,赋予该地区资源性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企业要想避免“矿竭厂倒,井枯城空”的后果,需要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对于陕北资源性企业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lays a basic, overall,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ergy enterprise. Northern Shaanxi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the energy enterprise has unique advantage. However, resources will be depleted in future, So in order to avoid bankruptcy, they need to strengthen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hap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se enterprises .
关键词: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Key words: North Shaanxi;resource-based enterpris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051-03
1陕北人力资源形成的环境
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受到陕北人力资源情况的影响,而陕北人力资源和陕北资源性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人力资源的形成和积累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投资作用的结果。先天遗传因素一方面由父母的身体条件决定,另一方面,更大范围内由人力资源所处地域的文化历史等社会遗传因素决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后天投资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是由该地域的经济状况决定的。
1.1 地理条件地理环境是陕北人力资源形成的外在物质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决定该地域人力资源的质和量。陕北地处中国大陆腹地,自然环境极差: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黄河中所携带的泥沙60%来自这一地区;植被少,森林覆盖率低;降雨少,气候干燥,冬春季多风沙;土地贫瘠,多山川而少平地;农作物以谷物为主,夹杂种植豆类、果木、土豆以及少量蔬菜,农业基本靠天吃饭,机械化程度差,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沟壑纵横的地貌,使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流通。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一方面使陕北人敢于和困难作斗争,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与外界缺乏交流,导致观念守旧,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排外思想。
1.2 历史文化条件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条件赋予陕北人力资源先天的社会遗传因素。自秦汉以来,陕北地区就是西北少数民族和汉族交汇与融合的重要地点,历史上匈奴族、羌族、回鹘族、契丹族、女真族、回族、蒙古族等都曾来到这里。因而,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和汉族的农耕文化在此碰撞,形成了陕北文化。所以陕北文化中既有游牧文化中剽悍好勇的因素,也有汉文化忍让勤劳的特点。1935年到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时期,是陕北文化形成的最高峰,凝结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这对陕北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特征产生了重大影响。
1.3 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人力资源后天的因素,同时也决定了个人对其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方式和数量。从历史上看,陕北地处中原边陲,人口稀少,经济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农业生产落后,工业不发达,商业活动不活跃,经济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受经济状况的限制,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都十分有限。尽管几年来,能源市场好转,使陕北地区财政状况大有改观,但每年财政支出中,大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文化事业投资力度不够。目前陕北地区仅有两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约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因生源问题,生存状况堪忧;基础教育覆盖面不够广,边远农村辍学现象严重。这些情况使陕北人力资源资质量较差,导致陕北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全,影响了陕北人力资源的配置和整合。
1.4 社会条件社会关系方面最容易让人寻找到的就是亲戚、朋友和乡亲,这些社会关系不仅被用在处理人与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