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对雷锋的理解(药化党支部 李凯)
我对雷锋同志的理解
时下对雷锋的看法不一,政府依旧的弘扬,但群众却有了两极分化的趋势。
有这么一句稍带讽刺的流行语——“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全写日记里去了”。我曾经也和朋友开个类似的玩笑,但现在我要进行自我批评,现在我是这么理解的:我觉得从这可以牵扯出一个做好事的动机问题,在我看来,做好事的动机纯不纯并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好事;明星慈善作秀假不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做了慈善;雷锋做好事记不记在日记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正地实在地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不像很多人不愿意做好事,或者没有勇气做好事,有时会想这么一问,这个世界怎么了?做好事好像比做坏事更丢人似的。那么我们再简单揣测下雷锋当时写日记的初衷,一,可能是他一直有记日志的习惯,做的什么事都会写到日志里,那么也包括好事,凡事仔细看过雷锋日志的人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大的篇幅不是说自己怎么做的好事,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只是他的习惯而已;二,可能是他和平常人一样,做了好事,碍于面子不留名,憋得慌,然后就通通记日志里去了……这些猜想都不必较真,也可以有很多其它猜想,但其实并没那么重要。
有这么一些说法——有些人开始质疑雷锋事迹的真实性,并声称雷锋精神已不适应当今的时代,有例说明:一,当雷锋在坐火车时,他帮列车员打扫卫生,这在当时是高尚的行为,但在现如今是不可能实现的。试想,你去打扫卫生,那列车员干什么?这样一来列车员不是没活干了?我认为这是一种反客为主的做法。再说列车长也不会同意乘客去干列车员的工作,也不利于列车管理。二,雷锋路上见工地上在运砖,就帮着一起运砖,当时认为这是无私奉献,但在当今社会,你是不可能进入工地的,因为建筑工地一般不准外人进入。如果你私闯工地,很可能会被保安抓起来。其实这些都是对雷锋及雷锋精神的一种误读!雷锋生于那个时代,他的信仰是为人民服务,并实实在在地做了那么多好事是极有可能的,并且有很多相关的考证。而对于后一种说法,其实无非说明了两点,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把雷锋精神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相对照,只要在尊重社会现实,了解别人是否真正需要帮助,而且与个人利益相吻合的基础上,雷锋精神才能放出美丽的光芒。
曾经,一些人把雷锋作为一个完美偶像去怀念。这无疑也是一种误读。近两年的一些雷锋传记,公布了他穿皮夹克、戴瑞士手表、爱留长发、骑着摩托车在天安门照相,甚至对异性暗生情愫的人生经历,这正从侧面说明雷锋事迹的真实性,雷锋不是神,只是好人,一个好人首先要热爱生活才会懂得爱别人。学习雷锋不需要死记硬背他在那个时代说过的话,也不需要一板一眼地模仿他的故事,我们需要的是在生活中实践他不因时间而腐朽的精神作为榜样出现的雷锋,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他出身贫苦,很早就失去了父母,但依旧满怀着生活的热情,在不断地学习和锻炼中完善自己,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他的人生经历与内心情感,很大程度上是那个时代的浓缩与写照。站在今天回望,他所说的一些话语,因为失掉了当时的语境,似乎不太容易被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雷锋精神”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实际上,“雷锋精神”所体现的爱与奉献,并非雷锋独自享有的专利。
下面再看看社会上对于学雷锋活动的一些反应。有媒体报道,长沙市委称为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当地决定成立学雷锋活动指导处,学雷锋活动将作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依据。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除进行表彰奖励外,还在评选评优、招考招聘、社会礼遇、子女升学、医疗救护、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照顾。对此,外界褒贬不一,有人直言学雷锋活动很假,很不屑。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假学雷锋要比真学南霸天要好得多;有人则刻意在物质激励上做文章,认为道德和利益一旦挂了钩,就变味了。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任何事情看两面,才全面。学雷锋搞“精神万能”不行,避免不了“运动式”的浮躁,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英雄流血又流泪”、做好事遭误解的事情还少吗?但我们不能一方面为道德行动被冷遇而痛心疾首,一方面又对物质激励上的尝试加以责备。当然,在引导道德实践上如果片面地强调物质驱动也不行,会给人带入另一个误区。我理解,长沙的学雷锋激励机制或者说激励政策是一个完整体系,对于这个尝试,我们应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本身就是对学雷锋活动的一种支持。效果怎么样,让实践来回答。况且,用物质激励来弘扬道德风尚的措施,国外早在义工当中“遍地开花”。
而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可以体现雷锋精神的事情,檫黑板,捡垃圾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过现在能做到的人却越来越少,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会在短短三四十年间发生180度的转向,认真想一想,会觉得这是很令人震惊的。还有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例子,现在大家对于乞讨或者募捐的热情越来越低,更多的是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这和我们的价值观及乞讨者本身有很多的关系,有些人能自食其力为何乞讨?有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