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pdfVIP

诗意栖居——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意栖居——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

诗意栖居——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 Poetic ofTraditionalChineseGarden Dwelling-—_TheSpiritualConcepl 邬东瑶陈阳 wu Dang—fan.CHENYeng 摘 要:魏晋以来,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由“山居”到“园居”、由“可观可望”到“可居可游”的嬗变过程,其中建筑的比重、山水的形态 以及使用功能都发生了由“量”及“质”的变化,而其中始终未变的是古人对诗意栖居的不懈追求。其栖居的物质形态虽然在社会及文化 背景下发生了改变,但诗意栖居不变的精神内涵却始终主导着中国园林的发展方向,这种精神内涵表现为对社会哲学中“乐”的观照, 以及对自然哲学中“生”的突显。 关键词:风景园林:诗意栖居;中国古典园林.。乐”:“生” 文章编号:1000—6664(2008)04—0051—06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7—10一14:修回日期:2008—03—12 Absirad:AfterWeiandJin of ofwaterand thefunCtionsoftraditionaI Period,the architecture,the hill,and proporlion shapes Chinese theevolution怕m“mounfain for gardenchangedthrough dwelling”lo“COUnvarddwelling”and的m“servingwalking and for and thalnever wasthe of which looking”fo“servingdwellingtouting”.bulsomething changed willingpoelicdwelling havebeen thetraditionaI the of underthesocialand dominating gardensdevelopmentthroughphysicaIchangesdwelling culfurel the combinedhuman withthenatureonthesocial bacI(ground.Asspifilualessential,thewilling beings philosophy conceof thenaturaI of“happiness”andphilosophyconceptof“Ilying” Chinese Architecture;Poetic Garden;Happiness;Uving I(刨WOrds:Landscape Dwelling;TraditionaI “诗意的栖居”诞生于荷尔德林的诗句,因海德格尔的引用并加以哲 化为“可居可游”的人造山水,创造了诗意与栖居、自然与人的共生。可以 学的阐述而成为行走于历史和未来的神秘之物。荷尔德林说:“人,诗意 说,从“山居”转化为“园居”、由“可观可望”深入到“可居可游”,这种变迁 的栖居在大地之上。…I’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性就是诗:“建筑、绘画、雕 暗示着古人对诗意栖居理解与阐释的发展历程。 塑等艺术都必须回到诗,……诗建立起栖居的本性,诗与栖居不仅不排 1.1从“山居”到“园居” 斥,相反它们同属一源,互相回应。””。 隐逸是自魏晋以后与中国古代文人形影不离的思想,仕与隐、出与 而中国古人通过园林营造,将艺术与栖居真正联系起来,让艺术栖 处总是横亘于历代士人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官本位的文化形态下, 居化,把栖居艺术化,中国古典园林所不同于西方园林的最大特点就是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