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与青岛票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程砚秋与青岛票友

程砚秋与青岛票友 吕铭康 (刊于:《半岛都市报》2010、11、15—B59版) 京剧大师、“四大名旦”程砚秋(1904—1958)创立的程派唱腔,以其委婉跌宕如泣如诉的艺术特色而深受欢迎,人们称之为“程腔”。他的程派青衣艺术一直广受青岛戏迷、票友的酷爱,因此在青岛曾经拥有高水平的“程迷”,他曾多次来青,与许多青岛票友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友情。 ? 1927年:首次来青,给票友留下深刻印象 ? 1927年2月,当时还叫程艳秋的程砚秋,乃是初出茅庐,与京剧名伶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高庆奎、筱翠花、程继先、王又辰等,应军阀张宗昌之约,为其父祝寿,特来山东演戏。那时,张宗昌已经担任了两年山东任军务督办,在济南的督办公署(即前清巡抚衙门,现济南珍珠泉招待所)内建筑一幢大楼为其住宅,附戏楼一处。名伶们在济南演完,全班人马又来到张宗昌的原籍掖县(今莱州市)祝家村设戏台三处,演出三天,以为之光宗耀祖。刘子山恰与张宗昌是掖县同乡。便趁机也邀请这些名伶来青岛,到他新建的新舞台演戏。于是,这些京剧名伶就在青岛连演三天。这是程砚秋首次来青演出,他那优美含蓄的唱腔受到青岛广大戏迷、票友的热烈,并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 1939年:应青岛“和声社”票友之邀,再次来青 ? 1939年,青岛著名京剧票房“和声社”的于振之和盛连奎(“和声社”教习),专程到北京邀请程砚秋率“秋声社”来青岛,在永安戏院演出《荒山泪》等程派剧目,一时间戏院盛况空前。名票于振之本就多才多艺,既能唱花脸、老生,还精通京胡等多种乐器,并擅长作曲。就在与青岛票友清唱联谊会上,程砚秋听了于振之清唱铜锤花脸戏《草桥关》后,立即带头起立鼓掌,盛赞他所唱韵味绝佳。对青岛和声社大加赞扬:“我走过许多码头,没见过这样好的票房。”并说:“料想不到青岛会有这么多的京剧人才和名票。” ? 1942年:青岛票友组建“程剧研究小组” ? 1942年,因青岛酷爱程派的票友众多,袁立干、于振之、庄寄愚、张永泉、周化南、许健铭、弭海泉等7人,就组成了“程剧研究小组”,专门切磋研究程派程腔。?不久,程砚秋率?“秋声社”再次来青演出,还看了这个“程剧研究小组”的演出,高兴地说:“这不是‘研究小组’,可称作‘青岛程剧团’了。”程还力劝于振之正式下海加入程剧团,为他操琴。后因于的家庭不同意他下海,而未能遂愿。 ? 1950年,程砚秋来青与票友欢聚合影 ? 1950年4月底,他就亲率程砚秋剧团来青岛演出,?5月6日,程砚秋与他的程剧团同青岛的一些名票于振之、袁立干、季砚农、王振金等欢聚一堂,并建议他们成立“程派研究小组”。接着,程砚秋率程剧团的部分成员又与青岛的这些名票,在河南路18号的明芳照相馆合影留念。在拍照时,程砚秋非常谦虚,坚决不肯在前排,而是主动站到了第二排的一个不太显著的位置,这使得参与合影的青岛票友们大为感动。 此后的1956年的夏天,程砚秋又来到了青岛。但他这次完全是与演出无关,也不是度假,而是来参加文化部高级干部哲学读书班。因为程砚秋没有进过学校正规读过书,所以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打算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好好充实一下自己。读书班的生活紧张而又愉快。他每天很早起床,到海滨打拳、散步,然后用心读书,热烈讨论。晚间和同班的文化界朋友畅谈各自的经历和感受,有时还举行消夏乘凉晚会,他曾在漫画家丁聪的胡琴伴奏下,清唱过《汾河湾》“儿的父去从军……” 而两年后——1958年3月9日,年仅54岁的程砚秋因病猝然辞世,令人无限惋惜。青岛众多的程迷更是感到分外遗憾……

文档评论(0)

ytucd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