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学论文.docVIP

厌氧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学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厌氧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学论文.doc

  厌氧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学论文 摘要:对间歇厌氧反应器、UASB反应器、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和厌氧滤池污泥中的发酵细菌、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的数量和生物相进行了分析,并观察了颗粒污泥的结构,剖析了影响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因素。 关键词:硫酸盐有机废水 发酵细菌 硫酸盐还原菌 产甲烷 颗粒污泥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培养基和稀释水的配制 试验所用的各类细菌的培养基配方如下: ①发酵细菌 蛋白胨:10.0 g;牛肉膏:3.0 g;NaCl:5.0 g;蒸馏水:1 000 mL;pH=7.4~7.6。 ②硫酸盐还原菌 K2HPO4·3H2O:0.5 g;CaCl2·2H2O:0.1 g;MgSO4·7H2O:2.0 g;FeSO4·7H2O:0.5 g;维生素C:0.1 g;NH4Cl:1.0 g;乳酸钠(70%):5.0 g;酵母膏:1.0 g;NaCl:1.0 g;硫代乙醇酸:0.1 g;蒸馏水:1 000 mL;pH=7.0~7.5。 ③产甲烷菌 K2HPO4·3H2O:0.4 g;CaCl2·2H2O:0.2 g;MgSO4·7H2O:1.0 g;MgCl2·6H2O:4.0 g;NH4Cl:0.25 g;NaCl:1.0 g;KCl:0.3 g;Na2S·9H2O:0.5 g;CH3COONa:2.0 g;NaHCO3:2.0 g;(NH4)2Fe(SO4)2·7H2O:0.002 8 g;KH2PO4:0.14 g;酵母粉:1.0 g;刃天青:0.000 2 g;半胱氨酸:0.5 g;沼气发酵液:300 mL;蒸馏水:1 000 mL;pH=7.0。 稀释水配方如下:NaCl:7 g;蒸馏水:1 000 mL;pH=7.2~7.4。 1.2微生物的计数和观察方法 微生物的计数采用三管最大可能数(MPN)法[1]。培养一定时间后(发酵细菌1 d,产甲烷细菌21 d,硫酸盐还原菌7 d)观察生长结果,判断细菌生长阳性的依据如表1所示[2]。 表1 厌氧细菌生长阳性的判断依据细菌类群生长阳性的主要判断依据发酵细菌培养液混浊产甲烷细菌产生甲烷气体硫酸盐还原菌产生FeS黑色沉淀2 试验结果 各反应器的运行情况见表2。 表2 反应器的运行情况反应器序号进水条件反应器类型COD负荷[kg/(m3·d)]COD去除率(%)SO42-负荷[kg/(m3·d)]SO42-还原率(%)COD/SO24-Fe(Ⅱ)(mg/L)COD(mg/L)SO42-(mg/L)1#1∶1/60006 000间歇式0.673.20.640.12#1∶11.860006 000间歇式0.6750.644.93#2∶1/120006 000间歇式1.254.10.681.54#2∶1100120006 000间歇式1.282.70.682.65#5∶1ASB571.7183.26#5∶1/50001 000复合式566.7193.37#2∶1/20001 000厌氧滤池432.0269.78#2∶1/20001 000厌氧滤池431.3262.89#2∶1/20001 000厌氧滤池425.2255.9 各类细菌计数结果见表3,间歇厌氧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见图1。 表3 微生物的计数结果个/mL序号发酵细菌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细菌硫酸盐还原菌数/产甲烷菌数1#(混合)4.5×1067.5×1051.4×1055.42#(混合)2.0×1061.1×1061.5×1057.33#(混合)2.0×1071.5×1061.1×104136.44#(混合)1.4×1074.0×1067.5×1055.35#(下层)1.4×1087.5×1061.4×104535.76#(下层)1.4×1084.5×1092.5×1031.8×1067#(上层)1.4×1061.1×1071.4×1037.9×1038#(中层)1.1×1071.4×1081.1×1061.3×1029#(下层)1.1×1084.5×10111.1×1024.1×109 3 讨论 3.1间歇厌氧反应器的生物相 图1和表3表明,在4个间歇厌氧反应器中都是发酵细菌数量最多.freelg/L),在SO42-不受限制的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比产甲烷菌具有热力学上的优势,因此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繁殖得较好;采用以驯化产甲烷菌为主的驯化过程有利于产甲烷菌与硫酸盐还原菌的竞争。当有合适的COD/SO42-比值(≥2∶1)时,在同一个厌氧体系中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可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见表2中4#),COD去除率与SO42-还原率均较高(见表2)。1#、2#反应器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均比产甲烷菌高,但其硫酸盐还原率却很低,可见低COD/SO42-(1∶1)不利于硫酸盐还原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