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受泥石流入汇影响主河床冲刷粗化稳定试验研究论文.doc
受泥石流入汇影响主河床冲刷粗化稳定试验研究论文
摘要:受泥石流入汇影响,主河床随不同河段级配常呈显著差别。特设计了10组床沙分段组成的粗化模式进行试验,认为清水冲刷只有在该段上游没有泥沙起动输移至研究区域时,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清水冲刷粗化,否则应研究上游区段冲刷输移量及其沿程沉积量和对下游区域的影响程度。此外,还研究了受分段影响区域的初始和粗化稳定后床面高度统计量变化幅度以及稳定后沙粒阻力的表示方法,得出了利用床面高度变化统计量均方差σ比用床面糙度尺寸Ks选取的代表粒径更能体现综合糙率曼宁系数n值。
关键词:泥石流 沙粒阻力 床面糙度 代表粒径
1 引言
天然河流床沙粒径由于河床坡降沿程变缓,通过分选.freel、宽0.3m、深0.5m的变坡水槽中进行。槽首设置阀门及静水池,小流量时采用三角堰,大流量时采用矩形堰,槽尾设置漏斗用于接沙,在水槽导轨上安置4根测针等分槽宽测量床面高度。试验用沙为天然砾石夹沙,比重为2.65t/m3,粒径为0.25~15mm,并通过不同筛分组成4种基本床沙级配,各种基本级配沙重量恒定,此后利用不同组合可产生其它级配形式,以用于分段铺设不同级配的床沙,本次实验用沙级配特性见图1所示。
2.2 试验方法
将混合均匀的试验沙(已选定好级配)小心放入水槽,尽量使级配不变,铺沙厚度为0.050m,长度由该级配泥沙总量控制(其中0.25~1mm,1~3mm,3~6mm,6~10mm及10~15mm总重量分别为44,37.5,38.7,39.7,20.5kg,混合沙由它们配合组成),按选定好的底坡(固定坡降J=0.5%)铺成。从水槽两端灌水尽可能使样沙不动,用水压密实后,将水慢慢泄空,然后进行初始床面地形高度测量,纵向间距为10cm,横向间距为6cm, 再从水槽两端放水使水位高出床面5cm以上,至此,放水前的准备工作完成。
图1 实验用沙床沙级配示意图(纵坐标为床沙级配百分数%,横坐标为床沙粒径mm)
Sketch of bed materials distribution
逐渐打开进水阀门,调节入槽流量,并调节尾水门开度,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调整水面比降,使床面泥沙保持滚动推移向下游运动,并使实验段水流条件成为均匀流为止。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床面泥沙运动变化情况,当床面在这一水流条件下输沙率为零时,认为此时粗化层已经形成且稳定,并记录输沙总量和粗化运行时间。然后将水放空,待床面沙样较干后,进行粗化层床面地形高度测量,方法如初始床面地形的测定。对于分段铺设不同级配的床沙实验时,实验结束后,应用网筛分离成4种基本床沙级配,并记录不同级配床沙在床面各段沉积量和出口的输沙总量。
3 受泥石流影响分段组成河床冲刷粗化稳定机理
本次实验共进行了10组不同分段组成河床粗化实验,铺设概况见图示2。粗化稳定后水力因子,实验初始及粗化床面地形高度统计参数见表1。
表1 粗化稳定后水力因子、床面地形高度统计参数
Th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hydraulic factors and bed
topography level in armoring stability
Run
Q
(10-3m3/s)
H
(10-2m)
V
(m/s)
Fr
粗化时间
(h)
出口沙量
(kg)
曼宁糙率
n
床面地形高度均方差
σ(初始及粗化后)cm
出口沙
沉积沙
1
1.60
2.0
0.267
0.609
1.50
4.80
0.018
0.07
0.18
2
4.37
4.5
0.324
0.493
1.50
7.70
0.0232
0.12
0.50
3
17.8
8.0
0.742
0.847
1.0
1.12
0.0129
0.08
0.13
4
43.0
14.0
1.024
0.883
1.0
5.75
0.0120
0.06
0.13
5
17.8
8.0
0.742
0.847
1.50
24.2
0.0129
0.06
0.10
6
17.8
8.0
0.742
0.847
4.0
1.40
0.0129
0.07
0.08
7
4.37
4.5
0.324
0.493
2.0
0.35
0.0232
0.20
0.26
8
17.8
8.0
0.742
0.847
2.0
0.40
0.0129
0.09
0.30
0.32
9
43.0
14.0
1.024
0.883
1.50
1.75
0.0120
0.10
0.40
0.43
10
4.37
4.5
0.324
0.493
3.50
6.0
0.0232
0.13
0.80
3.24
3.1 试验观察与现象
水槽均匀流形成后,在清水冲刷情况下,对于全实验段由某一种床沙级配组成时,泥沙的滚动推移基本上是均匀下移的,但由于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1安吉县山洪灾害调查报告.pdf
- 方菱数控F162X(Ver2.3)F1620、F1621、F1627D、F1627S弧压调高器操作手册.pdf
- 中国地图可填色可编辑PPT模板.pptx VIP
- 《深度入局》 程序化数字户外媒体2025中国内地市场白皮书.pdf VIP
-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新题之基因工程.pdf VIP
- 早产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动词过去式 复习课件(共2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马丁·加德纳:啊哈!灵机一动(妙想奇思——趣味数学谜题60例).doc VIP
- (完整)小学一年级英语试卷 .pdf VIP
- 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