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滔-他是“中国最像乔布斯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汪滔-他是“中国最像乔布斯人”

汪滔:他是“中国最像乔布斯人”   他说这个世界笨得不可思议,包括很多出名的人,他说现在这些为了钱和名的人都很low。他无疑是最像乔布斯的中国人,却又说:“我很欣赏乔布斯的一些想法,但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让我真正佩服的。” 36岁的大疆创始人、CEO汪滔,创造了一家全世界都在追赶的中国公司,他制作的无人机占据70%的全球市场份额;《华尔街日报》称大疆是“首个在全球主要的科技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它甚至“先进”得不像一家中国企业,而汪滔有个性到不像一个中国企业家;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30大人物中,他是排在郭台铭、王健林、马云后的4位中国人之一;在近日公布的《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中,他以240亿元个人财富位居第二 他穿得像个艺术家,对员工强调品位和对美的追求,他对产品细节要求之苛刻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他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机器,却对人残酷、强硬,导致创始人团队离散,员工对这个完美主义者“又爱又恨” 他说这个世界笨得不可思议,包括很多出名的人,他说现在这些为了钱和名的人都很low,而他的大疆不为名利,“就是想好好玩一把” 他无疑是最像乔布斯的中国人,却又说:“我很欣赏乔布斯的一些想法,但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让我真正佩服的。” 一个退学的中等生 汪滔极少出现在公共视野里,即使在大疆如日中天、威震全球的今天 外界对他的报道,多集中在他NB的无人机上:2015年1月,大疆无人机“入侵”美国白宫,坠毁在草坪;2015年4月,无人机“入侵”日本首相官邸,降落于屋顶;大疆无人机无所不能,它们被不法之徒用来运输毒品、被汪峰用来求婚、被苹果联合创始人称为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他还是位励志的商业奇才,从宿舍创业到全球第一 1980年,他出生在浙江杭州,从小痴迷于天空、痴迷航模,成绩中等偏上。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小企业主,家境优良 好不容易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接受“无聊”的大学教育到大三后,终于忍无可忍退学。他向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大学发出申请,都被拒绝;无奈之下,他跑到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 直到本科毕业,他的成绩仍差强人意:因为研究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失败,学校勉强给了他一个C 万幸,在大学教授李泽湘的扶持下,成绩不佳的他“脱险”读上了研究生。之后,他没放弃自己的毕业设计,在宿舍鼓捣一个多月后愣是把飞行系统搞定,拿去参赛后还拿了奖。于是,他一边读研一边开公司制作无人机,直到2011年,花了5年才拿到硕士学位 在他取得巨大成就之后,许多人来问“伯乐”李泽湘,希望用智商数目来解释这一成功。但李泽湘说,他不清楚汪滔是否比别人更聪明,“但是学习成绩优异的人不见得在工作中就表现突出。” 事实上,在这位个性鲜明的科技新贵身上,你很难找到许多“伟光正”的词语形容他,定义他,就像他的产品一样,他超乎人想象。而就目前看来,恨他的人与爱他的人或许一样多 “众叛亲离” 2006年汪滔在深圳车公庙的阳光高尔夫大厦,也就是自己舅舅家杂志社的仓库中创建大疆。在那里,他招到了第一批员工,卢致辉、陈楚强和陈金颖是大疆早期的创始人 卢致辉当时还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四的学生,是4人中年龄最小的。他上网无意中投的简历,很快接到大疆的电话,确定这籍籍无名的公司不是骗子公司后,他兜里揣着100块钱,扛着锅碗瓢盆就跑到深圳 不久之后,陈楚强和陈金颖也来到小仓库。陈楚强甚至为了大疆,与原公司解约,省吃俭用一年赔了3万元违约金,得外号“陈三万” 几个年轻人在20平方米的小仓库里“相依为命”。汪滔是唯一懂无人机的,也是最拼命的。卢致辉以前认为汪滔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殷实的家境可以让他不急于求成,心无旁骛钻研技术,但现在他不再这么想。因为汪的眼界与坚韧才是最重要的。“他是那种为了搞清楚一个东西,从来不放弃的人,不管是多麻烦。” 汪对细节追求之苛刻,让人不寒而栗。细致到一颗螺丝拧的松紧度,用什么强度的螺丝胶防止松动,中强弱程度用几根手指拧。团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但工作狂汪滔喜欢凌晨干到白天 半夜三更突然想到一个点子,汪滔会马上打电话跟其他3人说。为了不接到这些“午夜凶铃”,其他两人索性关机,而最小的卢致辉不敢不接,只能陪他聊着这些伟大的设想 在大疆成立的一年时间里,他们潜心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并没有多少销售和收入来源,但对技术的热爱并不让人觉得苦 时间来到2008年,3人却相继离开。卢致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离开时有多种因素。一开始汪滔承诺另外3人可获得很高的股权分配方案,但后来“小气”的汪滔给出的只有全体5%,这让他们有些动摇;此外,公司一直砸钱却迟迟不赚钱,让他们感到前景渺茫 这几年,3人都相继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有的做无人机有的做卫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