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第一节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一、消费者的认识形成阶段
(感性认识阶段)
1.感觉sensation
(1)感觉的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过程的基础和起点。
(2)分类
外感受感觉:通过处于肌体外部的感官感受到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内体内部感觉:处于肌体内部各种器官、肌腱部位的感受器引起的感觉,如位置觉(平衡觉)、运动觉和内脏觉。;?视觉,如颜色
红色-温暖、感性和无威胁,是生机的根源。(可口可乐)
?味觉——是制约消费者感知的又一重要因素。
例:百事可乐推出水晶百事以迎合消费者对清爽、自然风味的渴望时,立即获得了2%的软饮料市场,使它成为一个10亿美元的品牌。但销售很快下滑,消费者渴望它有百事可乐般的味道,要有一种可分辨的更清爽的口味。消费者的固有观念认为所有非棕色的可乐都不正宗。缺乏颜色使口味问题严重起来,最终归于失败。
宝洁公司在清洁剂包装上使用摩擦散味标签以使消费者能更容易闻到货架上产品。;;(3)感觉的一般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环境中存在的物体或事件在专业上称为刺激物。
感受性:感官对刺激物的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度量。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并使其持续一定时间所需的刺激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包括: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差别阈限differential threshold:能够使个体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变动量 。它反映的是人们的感觉系统辨别变化或两种刺激之间差别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能觉察出同种刺激物最小差别的能力。
如果营销刺激的变化太小,未能达到差别阈限,便不会被消费者感觉到。如降价。;差别阈限的大小既受消费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如价格的敏感性),也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如彩色电视中出现黑白广告)
能引起感觉的变化量也与刺激的原始强度有关:原始刺激越强,则引起察觉所需的刺激变化越大(韦伯定律)。
如等离子彩电的降价,宝马降价2%,晨报降价2%。
如:联邦贸易委员会要求香烟广告上吸烟有害健康的警告必须达到一定尺寸。广告越大,警告字体就必须越大以便于注意。如果字体尺寸低于联邦要求,则要受罚。;阈下知觉与阈下广告
阈下知觉:在听觉、视觉或其他感觉阈限值之下产生的知觉。
阈下广告:在其他媒介背景上呈现极微弱或极短暂的广告信息,如在电影中快速闪现某产品的信息。其设想是,消费者虽然没有意识到广告的出现,但能够受到广告信息的影响。;;;;(4)感觉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感觉是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
2)感觉是引起消费者某种情绪的通道。
3)对消费者发出的刺激信号要适应人的感觉阈限。
4)感觉导致流行的趋势。;2.消费者的知觉perception
(1)知觉的概念
消费者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感觉的材料加以综合整理,从而形成了对事物的完整映象、观念。;;(2)知觉的特性
1)整体性或组织性
知觉是由许多部分组成,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性,但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或综合性。
只要刺激物有可能组织成某种有规律的东西,人们就会尽可能在心理上把它们组织起来。
表现为接近性、相似性、闭锁性、连续性和对消费对象各种特征的联系和综合上。;2)理解性或解释性
知觉是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事物的理解是知觉的必要条件。
实验:实验者先给受试者呈现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个身穿运动服正在奔跑的男子。受试者一看就断定他是球场上正在锻炼的一位足球运动员。接着给受试者呈现第二张图片,内容是在那个足球运动员的前方增加一位惊慌奔跑的人。这时受试者他们看到了一幅坏人追逐姑娘的画面。最后实验者拿出第三张图片,在奔跑的行人后面又增加一头刚从动物园时逃跑出来的狮子。这时,受试者才明白了图画的真正意思,即运动员和姑娘为躲避狮子而拚命奔跑。 ;3)选择性
即在同一时间里,消费者不能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事物,只是对其中某些事物有清晰的反映。它与三个机制有关:
知觉超负荷,它是指外来刺激量超出消费者在正常情况下所能接受的能力限度时,一部分刺激受到心理上的排斥,从而被自然地排除在注意之外。
知觉警戒,又称选择的感受性,指消费者对自认为有价值或有兴趣的刺激表现出较高的感受性的现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