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药物致癌作用分析
第四章 药物致癌作用
肿瘤:指机体在各种因素长期作用下,所出现的丧
失原有功能,而无限增殖的细胞;
医学上癌:指对机体破坏性大的恶性肿瘤。
人类癌症相关的环境因素
WHO指出,80~90%的人类癌症和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约占90%以上。
人类癌症相关的环境因素
常见的职业病恶性肿瘤,如:
(1)石棉: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一级致癌物,染料合成中间体):膀胱癌;
(3)苯:白血病;
(4)砷:肺癌、皮肤癌
人类癌症相关的因素
环境因素(最主要);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与乙肝病毒感染,食用发霉食物);
遗传易感性;
以上称为与人类癌症相关的三大因素。
FDA列出2400种可能对动物致癌的物质;
已知能在动物身上诱发肿瘤的化学药物达150多种。
目前公认八种对人类具有致癌性药物
(1)环磷酰胺(目前广泛应用抗癌药物);
(2)氯霉素(可诱发白血病);
(3)美法仑(又称?°马法兰?±)
(可用于治疗多种肿瘤);
(4)非那西丁(诱发肾癌);
目前公认八种对人类具有致癌性药物
(5)苯妥英(抗癫痫药;孕妇服用,婴儿易患神经母细胞瘤);
(6)乙烯雌酚(曾用于防止流产,易导致子代女孩青春期患阴道腺癌);
(7)氯甲基酮(抑菌剂);
(8)萘氮芥(抗肿瘤料药)。
某些药物(特别是化学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诱发肿瘤,产生致癌作用。
药物致癌性评价,已成为创新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必不可少的内容。
第一节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是指环境中具有诱发机体形成肿瘤作用的化学物质。
根据证据强度,化学致癌物可分为三大类:
Ⅰ类:确证人类致癌物,指在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均有充分证据的致癌物,具有明确的量效关系;
Ⅱ类:动物致癌物,有充分动物实验结果证明,但人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仍证据不充分的致癌物;
Ⅲ类:可疑致癌物,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有一定结果,但均未能确切证实其有致癌性的物质;
根据致癌物危害强度分类
可分为多个级别,常见一级致癌物如下:
黄曲霉素:来自烂花生、玉米、大米等;
亚硝酸钠:来自工业盐、腌菜等;
二恶英:来自焦油、沥青、塑料燃烧等;
尼古丁:来自烟草;
苯并芘:来自废气、烧烤食物等;
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将化学致癌物分为3大类:
(1)直接致癌物
(2)间接致癌物
(3)促癌物
第一类:直接致癌物
1、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指进入机体后不需经代谢活化,直接与细胞生物大分子作用而诱发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如大部分烷化剂和某些金属致癌物(铬、镍、砷 等)等。
总的特点:均为亲电子反应物,易与电子密度高的细胞大分子发生反应。
直接致癌物- 三氧化二砷
俗称砒霜 ,是经某些特定的矿物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副产品,属高毒性砷化合物;
能直接破坏人体某些细胞呼吸酶, 导致代谢失常,慢性诱发肿瘤等疾病或产生急性中毒。
香港大学研制治疗白血病的处方药物-口服砒霜,使患者体内畸形蛋白质产生自我消灭的能力,从而使白血球的生长恢复正常。
无臭无味,易误服。
烷化剂
烷化剂: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在体内能形成碳正离子或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抗肿瘤活性强。
常见的烷化剂
烷化剂
烷化剂:因对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导致细胞死亡,故被称为?°细胞毒类药物?±。其生物效应与放射线照射作用相似,又称为?°拟放射线药物?±;
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临床上多采用合并用药。
烷化剂既是抗癌药,又会诱发?°继发性肿瘤?±。
烷化剂-盐酸氮芥
盐酸氮芥:属于氮芥类烷化剂,第一种临床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
1942年氮芥用于临床治疗淋巴癌以来,烷化剂的基础研究及应用迅速发展,成为肿瘤化学治疗药物中重要的一类药物。
烷化剂-盐酸氮芥的发展史
氮芥的研究始于硫芥,1859年Guthrie合成硫芥(芥子气,代号H)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将H用为战争毒气
1929年Berenblum第一次发现芥子气可抑制煤焦油诱发的小鼠肿瘤的生长
1931年Adair及Bagg试用于乳腺癌患者,但因毒性大而放弃
Ward合成一系列含氮的硫芥类似物——氮芥
1942年起,美英等国科学家系统研究氮芥类化合物的药理,并尝试用于临床病人。
烷化剂-顺铂
顺铂(DDP):中心以二价铂同两个氯原子和两个氨分子结合的重金属络合物。常用化疗药之一,抗癌谱广、疗效确切,但副作用大。
作用靶点为DNA,形成DDP-DNA复合物,干扰DNA复制。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细胞毒性。
2、间接致癌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元气森林的商业模式.docx VIP
-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pptx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doc
- 2024年民主生活会“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问题起草指南、实例和素材.docx VIP
- CNAS-CL02-A00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pdf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答案.docx VIP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2025年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谈基层连队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VIP
- 儿科学(第四版)课件 第13章第二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