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某输变电线路对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
浅析某输变电线路对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 摘 要:某输电线路穿越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通过保护区生态现状调查,分析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设计及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则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将消失,并且部分被影响的植被环境也将随之逐步恢复
关键词:输电线路 自然保护区 生态影响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03-02
1 工程概况
某输电线路全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线路路径长度21 km,电压等级500 kV,全线同塔双回架设。新建塔基53基:直线塔41基、耐张塔12基。沿线地形全线为平地
2 输电线路穿越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情况
输电线路经设计优化后仍无法避让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8月5日,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该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境内,处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与大兴安岭西侧低山丘陵接壤。保护区总面积5 800 km2,控制范围以锡林河流域自然分水岭为界,地理坐标为:北纬43°26′~44°33′,东经115°32′~117°12′
根据路径方案,线路穿越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9.9 km,穿越保护区段均为双回路,此段共立26基塔,避让了缓冲区和核心区
3 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调查
保护区天然牧草地的优势度值最高,为75.06%,其次为灌木林地,为16.51%,然后是交通运输地和耕地中的旱地,分别为11.52%和10.03%,保护区的景观构成现状中,天然牧草地构成了保护区的景观背景
保护区境内共有种子植物654种,分属296属、74科;苔鲜植物76种,常见大型真菌47种,常见地衣29种。保护区的天然植被类型以森林、草原、湿地为主体,并有沙地疏林、灌丛、河漫滩草甸、沼泽,形成有规律结合格局
保护区内共发现有脊椎动物5纲27目65科164属280种。其中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共分布有鸟类17目42科105属198 种,其中留鸟37种,夏候鸟126种,旅鸟35种,冬候鸟1种。留鸟种类较少,占总物种数的近20%,夏候鸟(主要是水鸟)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0%以上,旅鸟种类和留鸟种类相当
4 环境影响分析
线路在保护区实验区内工程永久征地0.68 hm2,为塔基永久占地。工程临时占地为输电线路施工临时占地,总占地面积为1.53 hm2,包括塔基施工场地、牵张场地、人抬便道,占地类型主要为草地。工程在保护区内永久占地面积较小,对草原保护区土地利用影响很小
工程对植被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及施工场地恢复期。输电线路的施工建设都会产生一定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一定程度上改变现状植被。输电线路永久占地0.68 hm2。除塔基桩脚外,占地均可恢复当前植被类型或其他植被;施工场地、人抬便道及牵张场道等临时占地1.53 hm2,这些临时占地经过一段时间自然人工恢复,可恢复现状植被。根据资料收集及样方调查结果,保护区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植被。永久占用施工也会降低植物的多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损失的植物种主要为羊草、针茅、克氏针茅、糙隐子草、洽草、苔草、冷蒿、冰草等。但是这种影响是局部的,只会在塔基附近产生影响,使种群数量有所减少。临时占地对植被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恢复需3~5年,在人工种植情况下植被恢复需要1~3年。为了减少对保护区地表植被的影响,在保护区段除了设置必要的塔基施工区、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外,禁止设置弃土弃渣场,因工程需要必须设置的材料场、施工营地租用当地的民房,在施工过程中应将表土单独堆放,妥善保管。施工期对植物及制备的影响很小,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产生的开挖面进行覆土恢复植被,在恢复植被时要使用乡土植物种,运营期对保护区内地表植被的影响极小
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1 植被保护措施
(1)?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修建施工便道,从而减少对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影响。减少开挖面即是对草原最大的保护,塔基施工中,严格控制开挖面,禁止占用长势良好的草地,多占用裸地等生态价值较低的土地。同时,施工开始前,必须要先修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应减少大填大挖,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施工运输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施工便道行驶,不得随意开设施工运输便道。(2)在保护区段除了设置必要的塔基施工场地、牵张场和人抬便道外,禁止设置弃土弃渣场、汽车施工便道和施工生活区;在自然保护区段不得设置混凝土拌合设备,均购买成品混凝土,从而减少临时占地和植被破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能源发电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未成年人出游免责协议书5篇.docx VIP
- 八年级体育教育教学计划..doc VIP
- 劳动教育(微课版):认识劳动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特高压输电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PDF VIP
- (高清版)DGJ 08-2173-2016 展览建筑及布展设计防火规程.pdf VIP
- 高中英语【拓展阅读】Before You Feel Pressure 双语课件.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完整版.pptx VIP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5年1月份修订).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