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三维运动估计_免费下载.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 三维运动估计_免费下载

第十五章 三维运动估计 三维运动估计是指从二维图象序列来估计物体三维运动参数以及三维结构。具体地说,假定三维物体上一点相对于摄象机坐标系从时刻的位置运动到时刻的位置,它在二维图象平面上的投影从运动到,然后,通过分析二维运动来恢复物体的三维运动及物体上感兴趣点的深度值。这一点类似于立体视觉的深度恢复,不过立体视觉是从立体图象对来恢复深度值,而三维运动分析是从图象序列中恢复参数。三维运动估计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机器人视觉,自主导航,目标跟踪,图象监控,智能车辆高速公路系统,基于物体的图象压缩等。三维运动估计仍然是一个不适定问题,必须增加适当的约束才能得到有效解。 三维运动估计和分析也可以是基于场景的深度图像序列,其方法与基于二维图像序列完全不同。基于深度图像序列的三维运动估计是一个适定问题,求解方法要比基于二维图像序列要简单一些,主要问题是数据量十分巨大,因此许多研究人员一开始就以实现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作为三维场景估计的基础。我们将不讨论深度图像序列运动估计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有关文献[Wheeler 1996,Jiar 1996]. 15.1 基于成象模型的对应点估计 首先回顾一下第十二章引入的三维刚体运动方程。假定三维场景中有一个刚性物体,其上一点从时刻的位置经过旋转和平移,运动到时刻的位置。设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分别是和,则三维刚体运动模型重新表示为 (15.1) 用欧拉角的形式表示上述旋转矩阵(见式(12.2),(12.3)),并假定旋转角较小,则旋转矩阵可以表示为 (15.2) 其中,,分别表示绕 轴逆时针旋转小角位移。 15.1.1 正交投影模型 当物体深度变化范围不大时,正交投影是透视投影的一个很好的逼近。其它逼近方法还有弱透视投影,超透视投影,正交透视投影等[Dementhon 1992]。 设空间点在图象平面上的投影为。如果成象模型为正交投影(参见图1.8),则有 (15.3) 所以,式(15.1) 可表示为 (15.4) 上述方程包含有6个参数,即,,,,和,表示第帧图象像素到第帧图象像素的仿射映射关系。显然,正交投影模型是无法确定物体点到成象平面的距离,因为垂直于图像平面的一条直线,其上的所有点都将投影到该图象平面上一点(见图1.8)。但是,如果在物体上选择一个参考点,并设该点的深度值为,则通过上式有可能估计出物体上其它点相对于这个参考点在垂直图像平面方向上的距离。实际上,我们无法得到真实的相对深度值,只能得到关于一个尺度系数的相对深度值,即 (15.5) 从方程15.4中,我们看到和缩小,放大,方程仍然成立,因此产生多义性。文献[Ull79]证明三帧或三帧以上图象上的四点就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15.1.2 基于正交投影的运动估计 将(15.2)小角度旋转矩阵代入(15.1),得到如下的正交投影模型: (15.6) 在该方程中,对于每一个给定的对应点和,共有6个未知参数,其中5个是全局运动参数,,,,,一个是深度参数。另外,这个方程是一个双线性方程,因为与未知参数和是乘积关系。理论上,给定三点,就可以根据(15.6)列出6个方程,从而解出六个未知参数。但实际上,由于数值计算误差,常常需要多个点,这样有可能得到较好的结果。文献[Aizawa 1989] 基于上述正交投影模型提出了基于两帧图象的两步迭代法:首先,根据上一次迭代得到的深度估计值,确定运动参数,然后再使用新的运动参数更新深度估计值。具体实现见算法15.1 算法15.1 基于两帧图像的运动估计两步迭代算法 ① 给定个对应点坐标对和深度估计值,,且,这样方程(15.6)可重新写为 (15.7) 个对应点对应着个方程,而未知参数仅有5个,因此,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来求解这5个运动参数。深度参数的初始估计值可以根据场景的先验模型来设置,深度估计值应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选定,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解的不唯一性。 ② 根据①得到的运动参数估计值,再对深度值进行估计。将式(15.7)重新写为 (15.8) 由于每一个深度值对应两个方程,即方程(15.8)是一个超定方程,因此,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来求解。 ③ 重复上述两步,直到两次迭代值之差小于给定的某一个阈值。 请注意,在上述算法中,运动估计误差和深度估计误差有着

文档评论(0)

huayagong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