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惠诚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心理热线: 应对灾害和创伤事件后的情绪问题 台湾地震及其带来的损失 台湾地震后人们的心理反应 向灾民提供的基本帮助 灾民的自我救助 灾后的情绪警示 应对灾害和创伤事件后的紧张 帮助儿童应对灾害和创伤事件后的紧张 台湾地震及其带来的损失 到1999年11月4日,台湾累积余震已有13,834次,其中有感余震800多次,预计余震完全结束需2、3个月 2403人死亡,重轻伤9406人,失踪41人 房屋全倒46,000多间,半倒34,000多间 初估重建家园经费需新台币1,600亿元 台湾地震后人们的心理反应 1 心理创伤症候群:担忧家人或亲友的安全,常常觉得摇晃,很紧张,无法放松,觉得人生无常,感到不安、无助,隔一段时间就哭一场,觉得生活毫无希望 大楼恐惧症:入夜后,就不敢再踏入自己的房子,心中的恐惧正逐渐加剧 近三成救灾官兵有精神异常情形 许多老人出现地震压力症候,不吃不喝不哭也不说话 台湾地震后人们的心理反应 2 21.7%的受访者“ 睡不好、做恶梦” 12 9%的受访者“ 心悸、心跳加快或胸口郁闷”; 11%的受访 者“ 头痛或头部紧紧”; 8.3%的受访者“ 不想吃东西,胃口不好、胃痛”; 不过也有33.2%的受访者要“ 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做更有意义的事” 向灾民提供的基本帮助:公众 财金支援是灾民急需的:应通过相关的组织以确保送到灾民手中 食物和衣服的捐献应该等候官方通知:因为分发渠道在短时间内难以建立 志愿者应通过红十字会组织:它们知道需要什么帮助 组织和社团的捐助应首先与地方官、红十字会联络,并把捐助物准备好 向灾民提供的基本帮助:个人 提供实际的帮助:清理东西、提供食物、提供地方放东西、照看孩子并倾听他们的心声、询问你能做什么 倾听:灾民诉说经历和感受时,你只需要听;你不必提供答案或解决办法,他们只是表白自己所受的伤害 用语言和行动表现关怀:别怕说错话做错事,友好地搂搂肩、几句支持和鼓励的话,微而善的举动、真诚的敬意 不停的帮助:灾害的破坏会持续一段时间,灾后恢复需要更长时间 灾民的自我救助 了解创伤经历后的通常反应:极端行为,焦虑,恶梦,闪回;孤独,服药,家庭暴力,自伤行为和自杀--越早接受治疗,恢复越快 知道自己可能会出现上述反应--属于正常,让他人(家人、同事、心理专家)了解自己的感受--这有利于心理恢复过程的开始 多数幸存者只需要小小的治疗,帮助他们弄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可能的心理反应和身体反应 灾后的情绪警示 1 创伤事件后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或一个月以后还有以下症状者,应该寻求心理健康的帮助: 与事件有关的想法或恶梦反复出现 有睡眠障碍或食欲变化 接触令人想起创伤事件的事或物时,产生焦虑和恐惧 易受惊吓或过分警觉 抑郁,悲伤,缺乏活力 灾后的情绪警示 2 记忆出现问题,包括难以回忆创伤事件的某些方面 分心,无法集中注意于工作或日常活动,难做决策 易怒,易恨 情绪封闭,退缩,疏离他人,标新立异 无端哭泣,感到绝望和无助 想保护所爱的人,或担心他们的安全 无法面对创伤事件的某些方面,逃避令你想起事件的活动、地点,甚至人 应对灾害和创伤事件后的紧张1 事后的典型反应: 震惊、否认(属正常的保护性反应); 感到紧张、易怒、情绪多变、特别焦虑、抑郁; 无由的闪回、心跳加速、出汗、难以集中注意和决策、迷惘; 情绪反复(月年的纪念,余震,警报); 人际关系紧张(与家人、同事的冲突,退缩,孤立,回避日常活动); 身体症状(头痛、恶心、胸痛) 应对灾害和创伤事件后的紧张2 时间特点: 有人是事后立即反应,有人是延迟反应(甚至可能在数月数年后) 反应方式:有人更活跃--去助人,之后才气馁或抑郁 影响恢复时限的因素:紧张度和损失度(事件的持续时间、所带来的恐惧生命或财产的损失);个人应对此种情绪挑战情境的能力;先前有无创伤经验 应对灾害和创伤事件后的紧张3 自助与帮助家人: 给自己时间治愈创伤,允许自己为遭受的损失而悲伤,耐心等待情绪的变化 向关心你、愿听你、同情你的人寻求支持--但记住该支持系统可能很无力 沟通你的经验:与家人密友谈,记日记 找当地的支持团体:过来人的帮助 应对灾害和创伤事件后的紧张4 找专家:小组讨论 从事健康的活动以提高应对能力,平衡的饮食、足够的休息;别酗酒、服药 建立或重建日常规律:定时吃饭、运动、嗜好 避免生活中的重要决策,比如变换工作,因为这种事是很有压力感的 应对灾害和创伤事件后的紧张5 如何关注孩子的特殊需要 儿童在灾后的反应:更可能有过分焦虑和恐惧、回归、出现幼稚行为(吮手指、尿床)、恶梦、害怕单独睡觉、学业下降、发脾气、退缩、孤独 帮助儿童时应该做的: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允许他在灾后的几个月内更加依靠你;通过游戏来释放紧张;鼓励大一点的孩子向你谈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油田开发与分析研究知识问答汇编.doc VIP
- 2025陕西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答案.docx VIP
- NFPA 110-2019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宿舍规章制度十条.docx VIP
- (2025)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pdf VIP
-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学段模块考试(7月期末)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pdf
- DB36∕T 1601-2022 猪场粪污异位发酵处理技术规程.pdf VIP
- 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科研基金申请撰写策略》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