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认知革命_和_第二代认知科学_刍议.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 40( 12): 1306~ 1327 A cta P sy cholog ica S in ica DOI: 10. 3724/SP. J. 1041. 2008. 01306 / 0/ 0 李其维 (, 200062) : 5/ 认知革命0与/ 第二代认知科学0 刍议6 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作者对当代认知科学领域研究状况的 点, 对 其庞大而复杂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宏 的把握和整体的思考在认知科学领域中, 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往往可能只是 致力于某 一具体课题的实际研究工作,而未必会对相关的哲学问题进行广泛思考因此本刊刊登此文,希望它能 提供 一些新的思考角度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认知哲学属于认知科学学科群的构成成分, 但认知科学的核心部分 不是一门思辨的学问, 而是一门实证的科学整 个认知科学领域近年来所表现出的在宏 研究趋势上的变化, 实 际上是这 个领域中新涌现的诸多关键性的研究生长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这些研究生长点的产生, 虽然不排除哲 学思考的作用, 但主要是在多学科多层次多手段相互交叉渗透相互支撑发展的背景之下, 由解释和预测那些原有 体系所无法解释和预测的行为和心理的重要方面(如学习决策社会认知心理健康等)的需要所促成的比如, 相对于那些基于语言文字描述的理论而言,能更加细致准确地表达关于信息加工过程的假设, 并能够对于人的行 为操作(如反应时和正确率)给出清晰量化的模拟或预测, 因而更加便于理解使用和证伪而随着脑功能成像技 术的成熟, 能够精确地模拟或预测在特定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人脑内各 个功能区域信号变化(如核磁共振功能成像 信号变化)的计算模型业已出现,这就大大改善了以往只依靠行为层面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两 个简单指标来检验理 论模型的状况, 从而促成新的研究生长点再比如, 借助于严密的实验设计,目前的行为遗传学研究已经克服了单 纯依靠变差分析以及其它统计手段来探讨遗传-环境相互作用对某种行为或心理障碍的影响的局限; 而由于分子 遗传学的引入, 人们已经意识到遗传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众多影响微弱的基因产生的, 在各基因位点之间, 以及基 因位点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借助于基因芯片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来探索行为的基因基础 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因此,从认知科学的实际发展历程来看, 不同思路不同研究途径之间的关系乃是从 不同的方面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关系至于/ 第二代认知科学0这 一提法是否合理,抑或第 一代和第二 代认知科学的区别只是研究视角的差异,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 disembodied m ind) , , , , ;; ; , , ()( coupling) ,( ), ; ; ; ; B84- 09 ( second generation cognitive koff)(M. Johnson)5 science) (G. La- :6 ( Philosophy : 2008- 09- 20 :, E-mai:l liqwi ei2004 126. com 1306 12 : / 0/ 0 1307 in theFlesh: TheEmbodiedm 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 1] W estern thought, 1999) , ( ), [2~4] , , [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