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舟山渔场传统四大捕捞种类.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舟山渔场的传统四大捕捞种类 ◆教学目标 1.了解舟山海域的传统四捕捞种类的资源以及分布特点。 2.说出代表性鱼类的分布以及习性特点。 3、关注资源的适度捕捞,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教学内容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其中心基地位于嵊山,按照区域划分,舟山渔场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八大渔场。舟山渔场素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4大家鱼为主要渔产,但由于70年代以来的泛滥捕捞,各种鱼类的数量大大减少。其中特别珍贵的大黄鱼更是难得。 1.舟山大黄鱼 舟山大黄鱼,是舟山渔场四大传统捕捞种类之首,是舟山渔场最著名的鱼种。因其鱼身为金黄色,鱼出水时,全身金光闪闪,故而得名大黄鱼。?大黄鱼俗名大鲜,分黄鳞和白鳞,秋季捕获的称桂花黄鱼,历史上以舟山近海分布数量为大,主要产卵场在舟山海域的大戢洋、岱衢洋、黄大洋及大目洋、猫头洋等海域,夏汛 以捕捞产卵鱼群为主,产量约占年产量的80%,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会发出叫声。雌鱼的叫声较低,同点煤气灯时发出的哧哧声相似;雄鱼的叫声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秋汛 捕捞桂花黄鱼,大黄鱼渔汛季节每当夜晚渔港灯火一片,最为壮观,清代刘梦兰“衢港渔灯”诗描写了大黄鱼汛夜晚美不胜收的渔港胜境:“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上洲”。 舟山大黄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钙量高,是舟山渔民传统的大补珍品。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大黄鱼大部分鲜销,去内脏盐渍后洗清晒干制成“黄鱼鲞”或制成罐头;鱼漂可干制成名贵食品“鱼肚”,又可制“黄鱼胶”;大黄鱼肝脏含维生素A,为制鱼肝油的好原料;耳石可作药用。用黄鱼剖晒成的舟山白鲞, 加工历史可上溯至吴王阖闾十年(公元前505),白鲞烤猪肉和咸菜大黄鱼是舟山的地方当家名菜,名声远播海内外,卵巢制成名贵的黄鱼子干。大黄鱼是上佳的滋补品、家常用菜肴,最入口之“下饭”。 舟山大黄鱼也是我国特定的地理标志产品,是舟山群岛新区的一张金色名片。我市地理标志商标总量位居全省前茅。其中,“舟山大黄鱼”“舟山带鱼”“舟山三疣梭子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全国乃至世界首例动态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海水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开该类型海水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的先河,实现了地理标志注册保护制度与舟山市传统优势产业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水产品商标品牌的知名度。 趣味阅读 大黄鱼的前世今生 清代诗人王莳惠在《黄花鱼》中写道:“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人关舫。”仅这一句,就足以窥见古代大黄鱼的丰收景象。每年的农历四五月,海面上一片金光闪闪的景象,大黄鱼磷光灿烂,腾挪闪耀,仿若片片金箔,因而大黄鱼又被称为“金箔鱼”。据老一辈的舟山人回忆,上世纪70年代,每到黄昏,渔船归港,野生大黄鱼在码头上堆积如山,只要和渔民说一声,就可以拎一尾大黄鱼回家。由于当时大黄鱼产量太大,并且交通不便,上好的黄鱼堆在码头卖不出去。于是国家号召群众多吃鱼,支援渔民,谁多吃谁就“爱国”。因此大黄鱼还得名“爱国鱼”。后来出现一种敲梆作业的捕鱼方法。当年的小渔船,叫做“红头船”,敲梆作业时用108对红头船,围成一个大圈,每条船上用一种特定的木板和木棒,放在船板上敲击,产生能与大黄鱼的头盖骨产生共振的声波。造成大黄鱼脑震荡而浮上海面。就算有没捞上来的鱼,因为脑子已经被震坏,也很快会死去。因为滥捕滥捞,大黄鱼家族惨遭灭门之灾。2005年3月,普陀区桃花镇鱼老大杨安军驾驶着自己的流网船在东海遇上大黄鱼群,仅一网就捞起六七百千克的大黄鱼,听闻此消息,大家纷纷猜测大黄鱼又将迎来繁盛时代。但这一网令人惊喜的收获,到底不过是回光返照。最终。野生大黄鱼的很辉煌时代连同老渔民的记忆一同在历史沉沉睡去。 2.舟山小黄鱼 小黄鱼又称“小鲜”、“黄花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体形和大黄鱼相似,只是个头要小一些,小黄鱼的头和身子相比,显得比较大,鳞片也比较大,尾柄短而宽,体长20厘米左右,背部灰褐色,腹部金黄色。主要分布在舟山市嵊泗县黄龙海域、马关海域、大洋海域,普陀区的庙子湖海域和岱山县的衢山海域等地。 小黄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比较清澈的泥或泥沙质底层,有明显的垂直移动习性,晚上在接近水面的地方活动,白天栖息在海底或接近于底层的地方,黄昏时上浮、黎明前下沉,活动很有规律。小黄鱼属于近海地结群性洄游鱼类,每年四五月水温开始上升时,分散栖息在水深为40~80米的东海和黄海越冬的小黄鱼,开始感受到了春意,体内性腺发育日趋成熟,便集群作产卵洄游,产卵时雌鱼在前,雄鱼在后,产卵时能发出类似秋天夜晚田野上青蛙的叫声,并不时跃出水面,渔民根据黄鱼的跳跃情况和叫声大小来判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