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第一--六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原理 主讲教师 杜秀花 E-mail: duxiuhua@126.com 课程简介 师范类各专业的必修课、共同专业课。 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必修课。 课时:40/32课时。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平时30%,期末70%。 平时成绩的构成: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见教学进程表) 上课要求 保证出勤,不迟到,不早退。 上课进入状态,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 尤其不允许接发手机短信、听耳机等。 学会学习--放松精神、集中注意、面带笑容—愉快学习、游戏学习。 尽量记笔记—可以保证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基本功;方便考试复习。 教学宗旨 学习知识, 形成观念, 培养能力; 合格的教师/教育工作者 手段 直接目的 最终目的 基础(目的离不开手段) 观念—正确的教育观念---师生观、教育民主观等。 能力—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教育科研能力、判断能力与理论分析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必须从点滴开始、从现在开始。 为什么学习教育学 *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对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先后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三种:同步、滞后、超前。 主导的观点认为:在现代社会,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 今日各个国家的竞争—生产、经济、军事、体育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 可见,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之重要。 为什么学习教育学(续) * 教师教育(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是师资,一国教育的成败主要看师资的力量,可见师范教育/教师教育之重要---关键之关键;工作母机 *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有助于了解教育学科体系和领域; 有助于当好教师(现代中外各国各专业教师的必修课)--以理论为指导,自觉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考研究生; 有助于搞好家庭教育等。 怎样学好教育学 重视平时的点滴积累,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 打好基础,扩大视野。 理论联系实际----教与学的实际。 主要参考资料 学术期刊: 《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师教育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人民教育》…… 学术专著: 叶澜《教育概论》;成有信《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王策三《教学论》,瞿葆奎《教育学文集》……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标 主要明确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了解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把握教育学发展各阶段的事实 重点掌握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教育学的若干基本关系问题。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历来有分歧---- 研究“教育现象”; “教育事实”; “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教育’’或‘‘人” 一般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事件和过程,指教育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思潮、观念、条件、要求等。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通过研究 形成教育的一系列概念, 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 阐明教育的诸多问题, 建立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三、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1.“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西方国家的“教育学”(英语为pedagogy,法语为pedagogy,德语为pedagogik)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思是照看、管理和教养儿童的方法。 19世纪末,英语国家的人们开始用“education”和“educology”取代“pedagogy”。 从学科的角度说,最初教育学是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繁荣,教育学本身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分化,出现了许多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 中国历史上“教育学”概念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学”是从日文转译而来的,时间大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 随后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习日本,再学美国,又学苏联。 当今中国的教育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所有教育科学门类的总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并列;二是指各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也称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或教育学原理等;三是指作为一门课程教材的教育学用书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