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碳循环 1。碳的作用: 碳是生命的_______元素,碳链是构成有机化合物的基本_______ ,故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问题探讨 (1)无机自然界和生物体中的碳的存在形式是什么? (2)CO2与有机物的相互转化通过什么过程完成?参与的生物有哪些? 光合作用(属于合成反应)回顾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回顾 2。碳循环过程 4.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分析 二、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 等基本元素,在 和 之间往返循环利用的过程。范围是___________,故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联系: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四。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 SEA制作 * SEA制作 核心 骨架 CO2 有机物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 (生产者) 动物(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绿色植物(生产者) 生物群落 叶绿体 中的色素 分子 光能 C5 2C3 ADP+Pi ATP H2O O2 [H] 多种酶参 加催化 酶 (CH2O)+H2O CO2 吸收 光解 能 固定 还原 酶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① ② ③ ④ CO2+ H2O* (CH2O)+ O2* 光能 叶绿体 合成反应 C6H12O6 2 丙酮酸 酶 能量 4 [H] + 6 H2O 酶 20 [H] 2 ATP 6 CO2+能量 + 6 O2 酶 12 H2O + 能量 ADP + Pi 2 ATP ADP + Pi 34 ATP ADP + Pi 酶 酶 酶 ① ② ③ C6H12O6 + 6 H2O + 6 O2 6 CO2+ 12 H2O + 能量 酶 分解反应 环境中的CO2库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CO2是反复循环利用, 故生态系统对碳是自给自足的。 光合作用 捕食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厂房 汽车 燃烧 作用 泥炭、煤 石油 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 (1)碳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3)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4)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的循环形式: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CO2;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3。碳循环的要点 375--400 320 283 浓度(ppm) 19世纪末 1960 1860 年 份 (1)概念:CO2增多,引起全球气温增高的现象 (1)、温室效应的原因: CO2过多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2)、温室效应的危害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3).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开发新能源 增大绿化面积 C、H、O、N、P、S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全球性;循环利用 生物圈 过程 特点 范围 形式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项目 以有机物形式 以无机物的形式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在各营养级中 生物圈 全球性,循环利用 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 1。区别: 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 动力 能量的载体 光能 ATP C6H12O6 热能+CO2 ① ② ③ ④ CO2 (1) 物质是能量流动的_______,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________; (2)两者是_________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3)能量的固定(①)、储存(②) 、转移(④)和释放(③)都离不开物质的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 合成和分解 载体 动力 同时 统一的整体 1。碳循环 过程:光合入;呼吸、分解和燃烧出 渠道:食物链与食物网 热点:温室效应 2。物质循环 概念:基本元素在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 特点:全球性和循环往复 形式:CO2 3。物质循环 与能量流动 的关系 区别:循环往复 联系:物质循环伴随能量流动(同时) C D B A (1)图中ABCD依次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C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C→ 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碳循环始终与_________结合在一起。 (3)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 ________________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_________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docx VIP
-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PPT课件-人教版gg''.ppt VIP
- 2024年5月25日贵州省税务局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通用卷).doc VIP
- 胸痛应知应会手册.pdf
- 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供应链及消毒灭菌)双闭环管理课件.pptx VIP
- 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NFPA 72-2022 国家火灾报警和信号代码(中文翻译版).pdf VIP
- 高一《平面向量数量积》习题.pdf VIP
- DL_T 596-202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x VIP
- 肺栓塞急救演练.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