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需要“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咬文嚼字》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
教学思路:《咬文嚼字》一文严格地说属于文学创作理论范畴,较为抽象。如果按照传统的“讲读”方法,容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来索然无味。我思考:不妨以课文为纲,拓展开去,采用“阅读——研讨——拓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一些对“文学”的兴趣与感悟,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堂实录:
师:我先给同学们提一个小问题,看谁答得又快又好。从前,某县尉找到了他的一位熟人的案卷,其中有这样一句:“某盗大门而入。”县尉想帮他减轻罪行,就在这句话的某一字上加了一笔,复审时,此人即由“死刑”改为“流放三年”。你们知道县尉怎么加的一笔吗?
(学生会兴趣大增)
学生:“大”右上角加一“点儿”。
师:很对。“大门而入”的是强盗,“犬门而入”的是小偷,量刑自然不一样。“一字之差”竟“生死有别”呀!文字真的很奇妙,怎样表达才能更好,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咬文嚼字”,好吗?
师:课文第1段举了“郭老改字”的例子,郭老两次改字都改得很成功吗?为什么?
生:不是,一好一坏。因为“这”字句明显地含着蔑视的感情色彩,用在第一处合适,第二处不合适。
师:答得很对,那么作者举这个例子意在说明什么呢?
生甲:说明说法不同,含义不同。
生乙:说明不同句式表达不同意味。
师:对。大家有看过郭老创作的话剧《屈原》的吗?
生:有。
师:那么,当屈原看到她的弟子婵娟饮了毒酒,替自己而死,忍不住悲愤交加,抱着婵娟,叫着婵娟的名字,哭喊出的台词是什么呢?
生:婵娟,我的女儿;婵娟,我的弟子;婵娟,我的恩人呢!
师:太对了,郭老既未用“是”字句,也未用“这”字句,而是用了“并列式”,把自己的悲痛与怜爱之情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看来,选用怎样的句式,没有固定的要求,需根据表达的需要,自己斟酌。
师:课文中的第二个例子是什么?你们看懂了吗?
生:是“李广射虎”的一段文字。说明文字的增减也要根据表达的需要。
师:对。一段文字精彩与否,与它的字数无关,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场景,合乎意境,合乎要表达的思想。你们谁能说一说用笔“简洁”的例子。
生甲:美国刊物上发表过一首最短的诗,题目为《生活》,内容只有一个字:“网”。
师:“网”字成功地提示了生活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令人拍案叫绝。
生乙 :韩愈写过一段文字,开始用了100多字,后改成几十字,最后用了六个字,“逸马毙犬于道”。
师:古代有一份最短的判词,也只有一个字:“嫁”。原因是有一位妇女丧夫之后想改嫁,其婆家人竭力阻拦。该妇向县官递一诉状,这个诉状也只有八个字:“夫死,无嗣,翁鳏,叔壮。”县官接状核实后,就写下了一个字的判决书:“嫁。”
师:以上是惜墨如金的例子,可是,有时候又需要故意“罗嗦”,可谓“泼墨如水”,这叫“繁笔”,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甲:初中学的《社戏》中写“我”听“社戏”,“从九点到九点半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师:好。作者故意用了繁笔,写出了一个小孩子家感到索然无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的心理状态。
生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打的那三拳,作者就用了“繁笔”,我不会背了。
师:我给大家读读作者是怎样写的: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 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
师:贾岛“推敲”的故事,我们大家几乎耳熟能详。古人是非常讲究“炼”字的,节骨眼处“炼”得好字,全句乃至全诗,便如被点睛之龙,飒然浮空,摇曳生姿。你们还能举出古人“炼”字的佳话吗?
生甲: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生乙: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生丙 :宋代词人张先的“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师:好。一个“弄”字,这花和影便仿佛和人一样有知觉有生命了。
生丁:元曲《塞鸿秋》中有一句“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的“学”字。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还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这几个课内外的例子都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师:文章的第1段到第5段,我们把它看作文章的第一部分,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要写好文章,还要会运用联想。大家分析苏轼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