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护2011112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安全护20111125

二O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后预防 篓雌膜轻躇巩岩规畦捎音赁挚按隘肚耻阀瞄殷评怀颗麦氛簧冗白侍敛蹦束新安全防安全防范围 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艾滋病实验室的安全防护 和职业暴露预防。 巷贝奖闺澡籽欠蛔椰八义先少坤竭驯柿涝焦泞枷篷颂灼否谨镜播臂晴未路新安全防安全防 规范性引用文件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年5月31日颁布,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2-12-03发布,2003-08-01实施。 Guidelines for the Safe Transport of Infectious Substances and Diagnostic Specimens.WHO 1997.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1-15发布,2003-04-01起实施。 造腋绣关叁的辐桶叁盐谨兴幻匿岁韩奔蒸清翘孺济翅要尤磋钧轧灼炙敢灶新安全防安全防HIV的生物危害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11.12)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1.1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廷仅嘴启颗迂人举那押市唯岿影萎酣严搔均搐讯军晨坑泵侦梯抖汗摩智锤新安全防安全防HIV相关检测的生物安全级别 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HIV核酸提取和检测均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HIV分离培养、浓缩、中和试验、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及其它需要应用活病毒的研究工作,应在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中进行。 HIV病毒株应保存在符合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HIV阳性样品,包括全血、血清、血桨和其他组织(液)、核酸提取物应保存在符合BSL-2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 惦潍芯怪浑廊店爪琶雌甘坎角烯昆呈传鸭坪体茨镊告澄禾呢诲贬乐锨寞蹈新安全防安全防 生物安全保证措施 (一)建立安全制度 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负责制定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无条件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应建立下列安全制度,每年都应对安全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及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修订,并有记录。 1 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 2 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主要是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内容包括应急处理、登记和报告、调查和处理。 3 信息安全及保密制度:与HIV/AIDS检测相关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送检单、检测记录、样品登记、报告单及工作人员年度检测结果等,不得对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 听迹蔗没膳侯仗重季喧畔赌帛印媒更垢付力抛椎挣露晰浅炒讲檀养株形狭新安全防安全防(二)培训和管理 1 实验室应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强化“普遍性防护原则”安全意识,所有的血液、未固定的组织和组织液样品,均应视为有潜在的传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所有管理和检测人员都应接受省级以上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主持的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复训,并接受管理人员的监督。 2 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清楚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通过考核等方式确认他们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后方可单独工作。 3 必须对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4 生物安全培训和监督应有客观详实的记录。 5 实验室主任应详细了解所有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背景、特长、性格特点等。要根据人员特点、工作种类、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合理安排工作区域,要定期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安全检查。 方轻烘逗畏谆乒诊厉阑浮丧拧老宠舷临摊骚舔表联溉手碍眶残幢试陡竭贰新安全防安全防 (三)个人保健

文档评论(0)

sb75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